孙小英
成都东部新区永盛初中学校 610000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更高,对此,教师需要全面突破教学的难点,同步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因此,要想通过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需要对教师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生物实验教学思路等进行改革创新,进而达到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以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1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1.1 教学方法单一机械
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应试成绩上,师生互动较少。生物实验趣味性较强,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等多种植物细胞”时,很多学生跃跃欲试,非常感兴趣,能够主动投入到操作环节。但是教师忽略了对实验环节的细致分析,直接给出最终的实验结果,最终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概念的理解比较片面和机械。另外,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数量,忽略了质量,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灌输知识,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发展和创新思维。
1.2 难以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是生物这门学科的重点和核心,不管是传统教学观还是现代教学观,都非常关注实验教学,新课改也提出了实验教学的比重要求。比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习和生物实验。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熟练程度,保障学生实现灵活应用和举一反三。另外,教师需要关注小型实验的操作要求,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沟通,共同探讨生物实验操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教师直接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完成,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师生交流较少,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
2.3 学生缺乏生物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在正式踏入中学之后会接触全新的学科,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效果会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尽管很多初中生第一次学习生物学科,但是学生对这门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对实验教学的认真的理解比较片面。另外,教师所采取的实验操作过程和步骤比较机械,缺乏吸引力和创新力,最终使得学生比较消极和被动。
2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2.1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思路
在初中生物教育制度改革之下,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比如在以往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添加开放化元素,换句话说就是把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固定化变得动态化,使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空间和生物实验教学所需资源等方面开放化。
例如:在某生物实验课堂,教师宣布这节课教学内容是观察不同鸟类飞行的特点之后,提出了一些需要学生探究思考的问题(鸟为什么会飞?不同种类的鸟的翅膀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带上自己准备的观察鸟类的望远镜和用来记录鸟类特征的笔记本跟着自己去公园、花鸟市场和动物园等地方去观察鸟类,每看到一种鸟,教师都提醒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鸟的飞行特征记录下来。之后教师让学生对自己记录的不同种类的鸟的飞行特征进行整理归纳,从中找出不同鸟类飞行特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记录的不同种类鸟的飞行特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思考。最后教师在学生对问题探究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答案之后,对学生们进行提问,并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评价,之后对观察之前提出的鸟类飞行特征的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的讲解。在这节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观察的过程,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动态化、开放性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对以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充实了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内容,也改善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氛围,对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拓展策略
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如果一味地按照实验方案来进行的话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认知还未完善,对事物的思考还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在实验材料的认知和选取上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应当对实验材料的选取进行一定的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实验选材这一步骤,以让学生可以完成实验。
以《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部分的内容不是特别容易去理解。如:不理解为什么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为什么不可以一直长?
教师通过模拟教学法的方式,也就是用一些大小各不相同的正方体来代替大小不一的细胞,然后对其体积和面积进行相关的计算,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明白细胞所占的体积和细胞的面积。教师需要注意:学生所理解的只是数学上的计算,并不能真正的理解细胞的体积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活动来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细胞体积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在正式的进行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这个实验,然后再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在这个实验中会涉及到酚酞琼脂块、氢氧化钠等专业名词,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材料的具体作用。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材料的选取工作,从而让实验在学生的手中变得可操作、可实施。而且考虑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物品来替换实验物品,以白凉粉来替换琼脂,用食用杨红代替氢氧化钠和酚酞。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又让实验变得简单可操作性,一举两得。
3 结束语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难点较多,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学生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较为片面。教师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平等性和激励性的教学原则,以探究式实验教学为中心,鼓励和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00(008):94-95.
[2]赵玉芬.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