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汪岱英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   作者:汪岱英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城市建筑为了响应国家的环保口号无论是工业化建筑还是绿色环保建筑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加强对城市的防护和美化,尤其是园林施工建筑,近几年来,各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对园林建设有了进一步地管理和设计,使得园林的发展更好地与环境与城市相协调,其中新兴的园林施工技术起到了保护环境和美化城市的桥梁通道和媒介。

宁波巨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汪岱英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城市建筑为了响应国家的环保口号无论是工业化建筑还是绿色环保建筑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加强对城市的防护和美化,尤其是园林施工建筑,近几年来,各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对园林建设有了进一步地管理和设计,使得园林的发展更好地与环境与城市相协调,其中新兴的园林施工技术起到了保护环境和美化城市的桥梁通道和媒介。
关键词:施工新工艺;园林工程;实践应用
        引言
        在现阶段,为了较好地提升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水平,创新施工工艺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渠道。当前我国园林工程项目中可供选择应用的施工新工艺层出不穷,很多新工艺的应用都可以较好地优化整体园林施工效果,在施工中表现出较强的重要性。但并非所有的施工新工艺都能够直接应用于园林工程项目,新工艺的选择和应用同样也需要考虑到园林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这需要加大对施工新工艺的研究力度,切实提升各类新工艺的实践应用价值。
        1.园林施工新工艺的使用
        当前园林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施工技术及新型材料,促进园林施工技术快速发展,使整个园林工程施工过程更加简便,且施工效率更高。园林工程中的植物景观受气候和区域的限制,为了避免植物因外界环境而导致生长不良,需要在施工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来避免。除此之外,在园林工程中由于施工项目比较繁杂,加强使用新型施工技术能够为园林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2.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原则
        2.1充分利用植物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植物资源众多,园林发展地位在世界中名列前茅。园林工程施工可以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发挥我国物种丰富的优势。园林工程施工时,可以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改善人们住所的环境。为了不造成资源浪费,在园林施工中尽量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和对当地环境适应性良好的植物,通过不同植物的相互搭配,构建优美的城市绿地环境。
        2.2因地制宜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众多,且区域之间气候差异较大,因此,要根据当地环境选择植物,并到实际施工现场考察,严格遵守景观设计原则,有效搭配园林植物,在后期做好养护,提高园林工程总体质量。总的来讲,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保证园林植物生长良好。
        3.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合成土木材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材料不断进行改良合成土木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园林工程施工为了顺应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合成土木材料使用率越来越高,合成土木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种。
        3.1.1透水软管
        透水软管是透水性较强的软管,其原理是在具有透水性的管壁采用弹簧线组成,表面用毛纤维包裹。毛纤维充分吸收土壤中多余水分,当吸收饱和之后,水分水进入到管道内部,这样土壤会保持一定水分,不会给植物造成伤害,有效解决了排水困难的问题。
        3.1.2三维垫网
        三维垫网主要是对植物进行防护,通过细小坚韧的铁丝制成,主要作用就是固定植物,防止植物长歪。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三维垫网更加节省资源,通过合理化设计之后,在垫网内部可以添加土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部可以透过网眼扎入土壤中,对植物生产干扰比较小,植物成熟之后,根部会与垫网相结合,不仅固定植物,还防止植物根部受到破坏。



        3.2灌溉新工艺的多元化
        随着植被种植种类的丰富和多元,为了更好地管理,确保其生长状态和生长的速度,管理人员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也对灌溉技术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革新,为了保证植被的安全生长和土壤的耐用性随着植被种类的增多,为了适应不同植被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园林中的灌溉技术也变得多样化,面对不同的植被也发展和制订了不同的灌溉模式,具体有滴灌法和透水管灌溉法,滴灌法主要用于小面积植被和生长周期较短,生长体积较小,便于工作人员管理的植被。在浇灌时为了保证其根基的稳定性和土壤的肥沃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滴灌灌溉技术,在浇灌时能够最大化地保证土壤中的养分,避免土壤养分随着水流加大而流失对植被的根基也有一定的维护作用,滴灌技术还大大应用到草丛和花卉中,小面积的对花卉与草丛进行喷洒能够保证在浇灌时花卉的美化功能和审美功能使其不受灌溉的影响,因为植被的体积和生长周期较短,所以其在地下的根基与正常的植被相比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和深度,所以用滴灌的浇灌技术能够最大化地保证植被根基的稳定性,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3.3以生态和人文为本
        园林建筑的外部形态和空间设计都是要将生态环境和人文作为中心,围绕着“人”进行设计,以此来全面满足用户的公共需求。为了适应园林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现代园林设计更应向着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方向发展,为人们创建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视觉上给人们一种良好的舒适感和归属感。所以园林设计表现在2个方面:(1)空间尺度和比例要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让不同的人处在环境中有一种独特的感受。(2)具备鲜明特色的公共设备可能会成为该地区的标志建筑,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审美疲劳,最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时,要充分考虑到园林的适应人群,通常而言,大部分园林一般是用于一些老人孩子,因此,设计要考虑老人、儿童的身心需求,并充分考虑安全性。当下的园林许多设计缺乏针对性,只停留于满足基本需求,没有深刻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差异性和实际需求。比如,诸多园林设计风格基本都一模一样,难以识别,凸显了当代园林设计风格问题。
        3.4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为了减少园林施工中对地下水资源的使用量,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这样不仅减低水资源的浪费,还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以包括3个部分。(1)雨水收集。雨水收集主要通过观赏水池、室外管网收集以及草坪收集3种手段,可根据施工实际状况随机选择。(2)雨水处理,雨水处理主要是通过雨水过滤技术,将雨水当中有害物质去除,避免对人体、植物造成伤害。(3)雨水再利用。雨水在利用主要是通过管道浇灌,对需要水多的植物进行浇灌。
        3.5园林铺路新技术
        在对园林的改善和应用新的园林技艺的同时,对铺路新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要求,路面、道路也要随着园林整体造型做出适当地修整和改造,尤其是使路面呈现有一定的特色性和美观性,而且要在不影响群众安全活动的情况下对其做出改善和完善,路面新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路面外部造型做出整改,使其存在形式能够体现出当地林园人文文化和价值。在对路面技术做出整改时主要是增加其存在的美观性和特色性,可以用新兴的园林技艺手法改变道路两旁的防护,使得植被和道路能够做到无缝衔接。这样在不影响人群走动的情况下可以友好地隔离出道路两边的植被使其成为单独的自然风景线,人们在走动的同时可以增加一定的观赏趣味。
        结束语
        所以,在对林园的改造过程中要最大化地突出园林的特色和价值,使其呈现出的整体造型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环保性,做到成为典型建筑的层次。园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之前园林施工的盲目性,使得各地的园林建筑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文化,但是在建造的过程中除了增强环保意识之外也要考虑经济成本。要在合理的经济范围之内进行,不能盲目扩大和人为肆意改造,让我国的园林技术在实地应用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媛圆.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1):114-115.
[2]王丹阳.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173-174.
[3]李箕明.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地产,2019(24):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