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画
广州市玉岩中学 510530
【摘要】随着阅读重要性的与日俱增,在各种考试中分值的加大,英语阅读教学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论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一、课型的把握。二、阅读方法的传授。三、课外阅读的补充。最后通过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学生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英语;阅读;技巧;运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缺乏英语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环境是造成英语学习难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阅读能拓宽学生们的词汇量,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能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能让他们更好,更多地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但教学历来就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旧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早就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作为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者除了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如何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如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呢?笔者以自己在中学英语教学一线工作十几年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析与探讨。
一、课型的把握
受多年语法教学第一位教学思想的桎梏,现在很多教师仍把阅读课上成语法课,这是在听课中经常发现的事情。阅读课明显不同于语法课,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都与传统的语法课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课型与其它课型是完全不同的,它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为教学目的,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获得乐趣和美感、提高语言水平。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为例来谈谈阅读课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阅读课。
教学目标:能阅读简单人物介绍,并进行简单评价。同时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交流能力和对真、善、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过程:1. 阅读准备 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2. 阅读过程 技巧训练,整体把握
3. 阅读输出 活化教材,创造思维
二、阅读方法的传授
1.感知阅读材料
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后,不要急于马上做题。一定要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知阅读材料。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们的感性知识越丰富,那么他将会越快速、越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反之,他们将食而不化,晦涩难懂,觉得做题难于上青天。除了学生本身具备的素质外,教师的引导也是相当关键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与教学有关的语言材料,诱导学生带着求知的兴趣参与学习,这将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阅读材料
(1)粗读,指只看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图片,问题来理解和预测即将阅读的材料,比如说文章的体裁,文章大概会谈论到什么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这些都要在粗读的过程得到有效解决。如:记叙文,我们就必须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议论文,我们要先找出文章的论点和支撑论点所用的证据,最后得出的结论。说明文,我们先要找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然后从时间、空间、用途、方法等不同的方面了解文章所说明的对象。
(2)略读,是指快速地阅读全篇文章。根据英美文化的传统,英语的文章大部分是开门见山型,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就能了解到文章的大意。当然有时,文章的大意也会出现在结尾部分,所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们一定要在略读中完成阅读和理解,这对全文的阅读是相当有益的。如:上海牛津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More Practice 文章的第一段就是:Thanks for your letter. Now I want to tell you about the four seasons in Canberra. 从这一段我们就能得知文章往下一定是讲Canberra的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征。
(3)跳读,是指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放弃大部分与此问题无关的内容,中注意某一点或者几点的阅读方法。如:Some people don’t like 13, because they think_______. 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先找关键词,don’t like 13,然后直接找与之相关的句子或者文段就行了,我们文章中看到有: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people do not like the number 13, they think…….这样,我们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4)精读,即细读。指详细,逐行逐字地读,以掌握全文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而进行的阅读。考试中,我们常会遇到推断题,对文章主旨的推断,对文章标题的的推断等,这类题型需要我们对全文进行精读。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我们通过精读,来了解英语美文化,英美语言的特点,各种写作风格等。
3.深层运用阅读材料
这个层面也是语言的输出阶段,这也是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运用,如:我们通过阅读,能复述文章;能将课文内容编成对话;对背诵课文中较为经典的句子和段落;能分角色来扮演课文内容;我们能进行书面表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作文;最后我们能无障碍地运用英语与人交流。
三、课外阅读的补充
除了课堂上的阅读,考试中的阅读,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从课外收集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就会很足。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求学生每天背一句英语谚语,每周背一篇英语美文,开展英语角活动,各类的英语比赛等都是比较好的做法。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们多看英语原著,哪怕从最简单的开始。日积月累,学生们的词汇量,知识面等各方面的都在增长,这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大有禆益的。
英语报刊是最基本的大众传媒,我国的学生主要是在母语是汉语的环境中长大,最佳的输入英语的渠道之一是英语报刊。因为报刊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便捷的获取渠道,权威的语言,最切实际可用的语言环境,可为学生们提供最生动,最切实际的语言。阅读英语报刊的过程实际是边学边用的过程。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英文报刊,如:《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英语辅导报》、《学英语》、《英语世界》等。同时,互联网上还提供了许多学习英语的网站。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虎添翼。
四、总 结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是中学生英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通过以上阅读方法及技巧的传授,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将不会再惧怕英语阅读。英语阅读,能为学生们用英语交流打下很牢固的基础,他们就会很自然地用英语来思维,从而避免使用心译的过程。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多想办法,多加引导,让学生们喜欢英语阅读,最后能自觉进行英语阅读,以促进学生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 哲 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述评,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7(01)
[2]苗如生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过程初探,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3(01)
[3]王金英 处理英语教学几对关系方法谈,黑河教育,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