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 杨晓冬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   作者:杨晓冬
[导读] 房屋建筑中地基建筑非常关键,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筑迅速发展基础上,房屋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影响因素较多,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不到位,就会直接威胁到房屋建筑安全,出现房屋建筑倾斜或者坍塌等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在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稳定性施工操作,结合房屋建筑具体情况,制定地基施工方案,提高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质量,为房屋建筑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基

身份证:3302031970110****3    杨晓冬

摘要:房屋建筑中地基建筑非常关键,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筑迅速发展基础上,房屋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影响因素较多,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不到位,就会直接威胁到房屋建筑安全,出现房屋建筑倾斜或者坍塌等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在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稳定性施工操作,结合房屋建筑具体情况,制定地基施工方案,提高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质量,为房屋建筑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房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一、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特点
        1、复杂性。地基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其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也与建筑整体施工进度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地基施工建设中,应根据标准程序完成施工计划,为房屋建筑的顺利完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大可能减少建筑工程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复杂、地形多样,特别是那些临近地震带的区域,板块运动频繁,极易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合理应用现代化施工技术,缩减灾害可能会对地基造成的种种隐患。
        2、隐蔽性。建筑工程所包含的施工工序较为繁杂,并且需要保证每道工序之间的连接性,若是在建设过程中,某一道工序操作不当,在后序施工将前期错误工序覆盖,将很难发现前期造成的错误。因而,隐蔽性是地基基础施工中基本特点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的存在,建筑相关部门必须不断提升监管强度,完善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的监管办法,尤其应关注对地基基础施工中隐蔽部分的监督与管理。
        3、多发性。在地基建设施工中具有多发性的基本特点,在前期施工准备中,应对地质状况进行认真勘察,坚决杜绝盲目施工的情况。若是地基施工技术与实际的建设需要不相符,将在未来建设施工建设中埋下隐患。并且,有很多建筑工程中都存在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不断发展勘察技术,也是为了有效避免此种施工事件的频繁发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资金浪费。
        4、严重性特点。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一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如果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不达标,会产生严重后果,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5、施工难度大。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属于地下施工范畴,和地上施工相比较来讲,地基基础施工难度特别大,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妥善处理地基基础施工期间遇到的难题并提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预测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强度。
        二、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问题
        1、地基易出现变形沉降。房屋建筑中,应用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变形沉降问题。尤其是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规定标准,加上外部压力增加,从而造成地基局部变形,引发一系列沉降问题。地基处理施工中,因为变形出现地基结构裂缝概率达到80%,整体地下空间被严重挤压,房屋水平面与地基水平面不匹配,从而造成地基施工质量下降。
        2、地基硬度达不到规定标准。地基处理施工中,地基硬度达不到房屋建筑规定标准同样是施工技术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土质不够紧致,水分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建筑地基施工稳固性,导致地基硬度无法达到施工规定的标准。这方面难点一直困扰着地基处理施工质量,阻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顺利完成增加意外发生概率。
        三、房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1、准确进行地质勘探。


建筑地基的地质勘测是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建设的前提条件,相关人员应针对施工环境编制内容详尽的勘察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应对地基周围的地质和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另外,相关人员应根据选址进行合理化分析,运用钻孔的深度值对地基进行详细探究,及时检查钻孔的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2、合理设计施工方案。良好的施工方案是顺利完成地基基础施工建设的保障,有关设计人员应关注勘察报告中的相关数值,尤其是地基的承载力,全面土压力。如果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建筑工程必须紧急停工,迅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化修改,减少建筑施工中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像粘土这类质量较好的土质,可以利用钢筋进行支撑,以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完成地基连接。如果建筑地基承载力较弱,就需运用桩基等形式进行施工,提高其承载能力。
        3、地基换填施工处理。地基换填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准备好施工材料,主要材料为天然级配砂石,必须确保材料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平均粒径≤60%层厚。换填施工中回填操作完毕马上碾压处理,检测碾压情况,必须达到规定的≥0.97。由于应用砂石材料,其中不可避免会存在碎石,规定其含量需≤50%,杜绝砂石中出现草根或者各种杂物等,检测砂石的含泥量,需≤5%。其次,要检查换填施工作业情况,确定换填条件。及时检验基槽具体情况,对比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党对比完成后设置现场施工操作标志,确定铺筑厚度,及时安装标高桩。铺设期间及时对网格进行设置,分层次铺设,每层铺设均严格控制。地基施工处理具体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清理杂物。及时将表面的浮土以及杂物等进行清理,待完成平整处理后,设置边坡防。结合地基设计规定,对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检查级配砂石质量,尤其是含水量。根据地基施工要求,材料含水量控制,要求通过机械碾压方式,控制虚铺厚度为300mm,含水量控制在10%,应用振动压路机对地基进行反复碾压,待其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完成碾压处理。
        (2)分层铺设。分层对砂石进行铺设,结合基坑底部具体情况,如果属于较弱土质则需要增加铺设厚度,这并不属于垫层厚度控制范围。铺设操作做到平实均匀,不允许出现蜂窝或者不均匀等情况。一旦出现操作铺设不当现象,及时将砂石挖出,随后再次回填处理。
        (3)夯实砂石。砂石夯实处理之前,必须结合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测量其干湿度与洒水量,待均匀洒水处理后,应用振动压路机对其予以碾压。碾压期间还要注意找平处理,及时设置级配砂石检测点,对砂石进行科学取样与检测,保证砂石符合施工规定。待全部碾压结束,通过拉线找平处理,对比是否与施工设计标高符合。
        4、施工注意事项。基地处理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桩位保护,尤其是高程桩,避免出现移位或者碰撞等现象。由于会面临夜间施工的情况,需严格按照施工顺利,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做好施工照明处理,保证所有施工操作均在规定范围之内。及时对地基施工进行排水处理,检测垫层厚度,防止垫层施工出现问题。增加地基周边边坡稳固性,保证地基处理施工连续性,如果存在施工问题应及时解决,处理好施工细节,提高地基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地基基础建设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关键性工程,地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建设质量,国家相关部门应对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加强控制,对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利用切实可行的科学化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保证房屋建筑的基本品质,为老百姓的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晨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0):261-262.
[2]陈海强.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14):430.
[3]魏明辉.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区,2020(19):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