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英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么窝小学 533411
摘要:赏识教育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人生观还未完全建立作为一种人文关怀手段,在学生的童年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人生观还未完全建立,因此,他们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境往往表现的更加脆弱和敏感。笔者在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后发现,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对学生、对老师都有值得探讨的地方,笔者详细分析这种教育方法的缘起、作用机制、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评估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小学阶段的班级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班级,对广大学子的人生影响不言而喻。传统的选拔班干部的班级管理形式已经有它固有的不足体现出来,例如班级管理秩序混乱,管理效率低下,对班级的学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近年来赏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教育行业从业者呼吁要加大对学生的赏识力度,改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笔者作为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时间调查,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升华。
1赏识教育
1.1何谓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历来没有其准确的定义。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特殊能力的及时肯定理解为赏识教育。实际上,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大力缓和师生关系,尤其是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够浓郁的学生的师生关系更加能够被改善。三百六十行,虽说行行出状元,但作为教师,职责便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获取知识的习惯。因此,老师对学生有点的发现要及时鼓励、并做到兼容并包,通过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和天赋相结合的教育,让学生正确把握学习和兴趣的关系,继而改善班级管理的问题。
1.2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赏识教育的实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对老师而言,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凡是和想学习无关的东西都应该被摒弃在课堂之外,这种做法尤其一定的正确性,但未免显得有失偏颇。学生的天赋兴趣包罗万象,对于小学生而言,玩是他们的天性,这也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所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专心上课,学生则只想着下课了痛快玩耍,对课堂的存在可有可无,更有甚者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对正产的个教学活动造成了破坏。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未来做出考虑,在不破坏上课氛围的前提下,通过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趣味性高、束缚性小的课余活动,来缓和师生关系,提升学习质量,这是很科学的做法。对班级秩序的良好发展起了正向推动力。
2赏识教育与小学班级管理
2.1小学班级管理症结
小学作为年龄段偏低的教育层次,班级管理存在问题是普遍现象。当前小学课堂秩序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诸如学生不听管教,上课扰乱教学秩序,打架斗殴,上课睡觉的问题很尖锐,但却事实存在。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不可能会做到熟视无睹,因此,许多方法应运而生。常见的惩治措施包括体罚、口头教育、叫家长等,然而都收效甚微。原因无非是没有抓住矛盾的关键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有很大出入,他们的天性被遏制以后很容易与教师走向对立,其次,班级氛围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2赏识教育与小学班级管理的结合
赏识教育作为亲近学生的人性化教育手段,它的魅力很大。换言之,许多学生吃这一套,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才选拔方式,在小学课堂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很多学生对学习、对老师并不存在天然的敌视,他们也并不是非要在课堂上扰乱秩序,许多学生因为自己的优点不被发现,自己的天性被过分压抑,因此走向了另一种极端,那就是做一个纯粹的坏学生。相信大家也不愿意见到这种事情的发生,而赏识教育对小学阶段的教育送来了春风,它的科学性和温和性及其适合小学课堂。。学生在活动和学习中间保证了良好的平衡,当他们的生活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在师生关系或者说学习和游戏上时,他们的学习态度自然会转变,同时,这部分学生的改变对班级秩序管理和建设具有正导向能力。当班级的差生和中等成绩人群都对班级秩序建设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时,他们对赏识教育的用户也会进一步提升。正因为此,我觉得赏识教育和小学班级管理的关系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谁也离不开谁。而班级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体现,教学成果上去了,意味着学生成绩有了整体的提升,班级就会开始产生竞争意识,最终形成良好的向上循环。
3结束语
很多时候,一句鼓励的作用比100句批评还有更有成效。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强,批评有时会适得其反,赏识教育则没有这方面顾忌,对学生的深刻洞察和适当的鼓励,是学生人生重要的支撑,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当前素质教育更加强调赏识教育的作用发挥。而班级管理,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肯定会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林爱琴.赏识教育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5.
[2]宋娟;李娅.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实验性研究[J].新课程(中),2019(12):22-23.
[3]马娇娇.小学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识及运用的现状研究——以沈阳市三所小学五六年级为研究对象[D].黑龙江:沈阳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