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添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3402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普及应用,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也将迎来信息化改革。本文针对信息化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发一套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认证系统,将其应用于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以及高危险系数仪器设备当中,实现信息化管理,从而有效解决高校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日常维护、资源整合以及共享等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平台;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
引言
目前,一些高校虽然使用了相应的管理平台,但是使用效果不尽人意,平台大多无法与物联网建立连接,对设备出现的情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分析,导致平台的响应速度较慢。同时,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学生的人为操作缺乏检测,大多只能根据设备情况进行响应,管理效果不佳。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大多高校仍停留在数据存储和任务安排,不能满足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需求。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高校实验室应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
1实验平台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只有紧跟时代发展,适应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顺应现代化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才能更好地适应实验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平台管理模式应运用信息化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建立网络化实验室开放管理信息平台和信息化的平台数据库。数据库里包含仪器的基本信息、应用范围、管理人员、预约使用系统状态等。实验平台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平台的开放程度,使仪器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能减轻实验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人员成本。
2实验室管理现状分析
2.1缺乏科学的规划,资源设置浪费
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规划不合理,实验室功能单一,且建设前期缺乏整体沟通协调与长期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仅根据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进行单一设置,有些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办学经费和实验室资源浪费。实验室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做到资源的合理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而学科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也影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共同发展,不利于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高效开展。
2.2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
高校实验室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也是制约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在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忽视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一些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消耗和零部件磨损,无法及时发现,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导致仪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由于缺少维修经费,往往斥巨资购买仪器设备,但承担不起高昂的维修费用,造成仪器设备闲置。
2.3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设备利用率低下
随着大量设备购置与创新活动进行,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实验室的一般管理模式还处于人工管理状态,工作内容烦琐,办公效率低下,致使大量设备无法得到有效管理,设备使用情况与相关记录常常被忽视,一定程度上造成设备的闲置浪费与更新不及时。
实验室信息类型繁多,管理者需要掌握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各类数据信息,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人工管理方式处理实验室的运行信息,信息可追溯性差,统计数据经常会出现错漏,无法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信息不畅导致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清查与校验工作难度大,设备使用和实验耗材的情况无法及时更新,设备无法及时维护、实验耗材无法及时补给,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3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高校管理学科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
3.1构建管理学科开放式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
管理学科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主要针对管理学科实验室实现开放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打破传统的、分散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模式,通过管理学科开放式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开放式实验室预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安全检查等管理工作,将实验室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有效加强对实验室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不但能够实现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还能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地获知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的使用状态,实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实验室长期保持正常运转的状态。
3.2提升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够及时反映实验室的各类使用信息的真实情况,能够实现所有实验室资源信息可追溯。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及时了解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情况,实验教师可以根据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及时了解上课及课后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及科研老师也可根据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了解开放实验学生实训进程,学生也可根据信息化平台选择自己的自主开放实验时间,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全面优化实验室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有效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
3.3建立健全的管理学科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高校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首先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开放式实验室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其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管理,更需要建立完备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开放制度,实现对开放式实验室的规范化、流程化、智能化、科化学管理。主要包括:(1)开放式实验室责任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及指导老师的责任;(2)开放管理办法:明确实验室的开放方式及时间;(3)开放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明确开放式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制度和实验耗材管理办法;(4)安全制度:明确开放式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人身伤害保险制度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实验室设备设备管理对于学校日常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作用。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整合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投资效益的提升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在信息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实验室设备的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管理提升设备使用率和高校教学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孟令军,刘艳,李臣亮,姜丹,孟庆繁.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02):117-120.
[2]金君,熊薇薇.地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0):207-208.
[3]衣智平,黄凤远,侯嘉,刘丹梅.转型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4):46-50.
[4]孟令军,刘艳,李臣亮,姜丹,孟庆繁.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C].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论文汇编.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2018:220-224.
[5]杨海峰,周威佳,贾彬彬,赵洪运.工科高校教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