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森
南宁市西乡塘区西津小学530007
摘要:随着德育教育的发展,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把学科教育作为一种寻求知识和真理的教育活动,而且是对学生渗透各种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过程。
引言:为增强学科教学对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双重发展本文主要对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德育工作;学科教学;研究
一、探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当代学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多媒体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是强调形成健全人格作为其基本特征的教育,媒体技术的集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之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为了实现对学生智力教育和德育的双重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听写、物理演示、多媒体展示以及探究等。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选择。但是,为了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选择一种较为全面的教学形式。在日常教学中,它不仅仅依靠某种教学形式,而是结合老师的讲解,多媒体展示和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体验学习的乐趣。另外,应大力推广实验活动探究方法,可以将课堂上的探究实验与课堂活动相结合,不仅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促进班级管理与团结以及其他教学活动和课堂活动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素质教育水平,而且更有助于实现提高学生学科教学质量的目标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认知思维处于发展的时期,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和父母的言行。因此,转变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全面监督,否则,德育很可能仅仅是一种形式。因此,学科教师必须组织好家庭学校的共同教育,与父母保持紧密联系,以便充分优化学生的成长空间,使学生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例如,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对学生德育水平产生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粗心,可能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无法正确地、科学地认识自己。对此,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客观地比较了批评教育和欣赏教育的效果,指出了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客观地分析了学生的行为,使父母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向父母解释了科学教育的方法。希望父母可以注意日常的教育方式,不应过于严格或过于放纵。利用课外实践活动
学科教学教主要负责自己负责的学科内容和教学,但是对于课外实践活动,大部分工作都是由班主任来管理和实施,学科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多。但是,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各学科教师的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提高德育活动实效。组织良好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学科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课外活动。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应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小组独立活动和榜样来传递正能量,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道德品质。
二、探索学科育人理念文化
1.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通常应注意自己的修养,以文明和规范的行为引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当教师教育学生时,必须意识到理性和情感的统一,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出积极的指导和引导。例如,当学生说脏话时,老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让学生从自己 与他人相处中学习接受合理的交流方式,并逐渐摆脱这种不良习惯的影响。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学生离开家园进入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教师的言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而且可以巧妙地塑造学生的心。因此,教师应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始终做到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2.使用课本教材发挥作用
利用课本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合理地渗透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课本教材中的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能否充分利用课本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取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认真挖掘课本教材中潜在的道德教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科课本教材中,并通过整合和渗透方法体现德育教学策略。在课本教材中进行德育教育,不仅需要遵循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而且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利用教材中的爱国主义主题和生活化主题的教材内容,增强对学生情感和社会生活发展规律的理解。3.利用课堂过程进行德育教育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更倾向于在特定教学过程中学习,接受新知识。教师应积极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学习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发展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文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经验意识,使他们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体验教材的内涵,这个过程是德育的渗透过程。为了有效地创建课堂教学情境,各学科教师必须增强对课堂教学过程和内容的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创建与课堂实际情况相符的情境,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情境教学法中,如果情境设计合理,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以微妙的方式渗透道德教育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对学科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提出了要求。各学科教师应主动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德育贯穿学习的方方面面,提高的德育道德水平,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挖掘教材情感渗透——小学英语德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13):265.
[2]李燕兴.核心素养体系下农村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创新实施[J].文存阅刊,2020,(10):115,114.
[3]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以安阳市故城中心小学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