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 邓志伟
[导读] 小学生正是一个精力旺盛,需要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群体。

        邓志伟
        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中心小学  广东 516860
        摘要:小学生正是一个精力旺盛,需要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群体。小学教育是文化教育的奠基石,因此面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小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也越来越重要。除此之外,核心素养是如今教育工作者们一致强调的学生能力之一,在课堂中通过进行小学各类课程来研究分析核心素养便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本文将从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问题以及如何将二者应用到课堂中的教育策略分析入手。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学分析
        引言:小学生普遍热闹活泼,精力旺盛。无论是智力还是品德的塑造都处于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老师需要使用小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并且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进行高品质的提高。而要想更好地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形式显然更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并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分析并推进核心素养也能使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收获综合能力的提高,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1核心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人所具备的各方面的态度,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的总体现,也是最重要的品格和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从存在的价值来看,国家对具有此类素养的人才更加偏爱,也有更多的需求。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当今世界,核心素养能力对国家和个人的建设和促进作用也显得尤为关键。在小学气排球的课堂中渗透分析核心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从而弥补如今许多小学文化课堂教育中缺失的品质培育,更好地让老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2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当前小学教师往往更加看重小学生的数学、语文等考试科目的教学,对于与德育相关的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会略低一些,而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也不会重视德育相关课程的内容,这就导致小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和自我素养素质的完善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很多事物都是需要不断认识和思考的,而缺少了德育教育,小学生会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这将会影响学生以后待人处事和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希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真正地了解知识的由来和如何正确的使用。在核心素养下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将会对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和选择都会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小学教学需要不断加强的方面[1]。
        3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教师和学生对德育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有限
        首先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生和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德育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总体上课程较简单,以说教形式为主,不符合小学学生的思维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影响学生对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和课程的深度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而且考核形式也相对单一,无法更加准确的判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3.2信息化条件下德育相关的教学资料不够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中,存在刻意追求现代化以及过多的依赖和使用多媒体形式的教学课件的不良现象。

虽然信息化条件下小学德育思想的渗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过多地使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会造成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德育的教学出现教学效果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的问题。而且网络上德育相关的教学资料比较繁杂,有些教学内容并不符合自己所在小学的学习进度,如果教师对于教学资料所展示的内容不加以完善和修改,就会影响德育教育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也就进一步阻碍了小学生的德育水平的完善和提高。
        3.3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除此之外,现在小学教师讲课的形式过于单一化,很多小学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形式,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十分影响教学的效果。而且除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会有德育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他课程往往只是在讲述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不涉及德育相关的内容,德育教育的范围比较小,也不利于学生全方位的掌握德育相关的内容,使得当前小学的德育教育不能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难以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2]。
        4基于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提高措施分析
        4.1完善德育相关的教学资料
        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小学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针对信息化使用频率最高的多媒体内容的形式进行完善,虽然德育相关内容多媒体的ppt内容中,存在简单和内容陈旧的问题,但是小学各类课程老师可以根据个人的经验,对网络上的德育相关ppt内容进行针对于本班学生的学习进度相应的修改,力求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观看以及推动德育课程教学的发展。
        4.2教学形式多样化
        针对小学这样的教学阶段和学龄特点,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各类课程老师可以积极的引用课程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名人趣事进行德育故事的搜集,利用网络上比较有趣的德育相关的音视频的形式插入到ppt课件中,吸引学生的观看,通过课程有趣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并通过音视频的教学形式对小学各类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扩展。但是也要认清信息化教学也不是完美的教学形式,传统教学也有它的优势,因此需要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结合起来,小学各类课程老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利用老师在传统教学中加入对德育思想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进度[3]。
        4.3将课程思政与德育内容相结合
        目前很多高校开启了课程思政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小学也应该开启课程思政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在数学科目的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场景进行出题,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讲解完数学问题的解法后,数学老师可以就这一个实际生活场景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相关的教育,语文、等科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德育相关的内容在自己的课程设计中有所体现 [4]。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下对小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可以极大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个人的经验提出了几点主要建议,使小学生可以全方面的重视德育,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发挥小学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目的是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小学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林瑞华.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以传承语言文化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4-15.
[2].湖北省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探索“兴趣德育”培育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20(21):2.
[3]方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8.
[4]卢志辉.核心素养视域下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