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周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常青中学校 山西 大同 037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好的去学习知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专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以不断的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探究式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课堂可以得到很好的创新,教师可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也可以接受不同类似的知识,如此一来,师生都会对课堂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让学生获得去更多的数学知识。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找到重点
每一节数学知识都有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虽然通过信息技术来对课堂进行创新,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仍旧很难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难以在学习中找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这样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非常不利的。且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没有重点,呈现出来的内容也难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导致课堂变得比较空洞。
2.教学的教学设计不符合课堂需求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更加专注,同时对所学知识产生全新的认知,但是很多教师设计的课件虽然看起来很花哨,然而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准确把握教师呈现课件的意义,这样的话,反而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分散注意力,从而难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这是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并且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于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二、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引入新课
新课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否可以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就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对于学生的专注力是有影响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新课的导入,确保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要学习的知识充满兴趣。
例如,学习与集合相关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入新课,即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于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如此,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如,用一个大的椭圆形来表示班级中的所有人数,然后用蓝色的小椭圆来表示班级中的女生,用红色的小椭圆来表示男生,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些椭圆之间的关系,以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这个知识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意识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与生活结合起来,如此就可以降低他们学习知识的畏惧心理。当学生说出笔者呈现的图片表述的意思之后,再点明本节课的主题,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
借助信息技术来引入新课,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来进行良好的设计,以不断的提升的教学效率。
2.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可能不够了解,但是这些内容又是他们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那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从而让他们掌握更多的重点内容。
例如,一些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证明这一知识的时候,往往不能准确的想象如何来添加辅助线,或者如何证明看起来不相关的两条线平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动手在黑板上画出来一些图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占据大量时间,学生也很难理解教师呈现出来的内容,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将图形立体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观看,并且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意识到如何来添加辅助线,或者如何来进行证明。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脑海里进行想象,结合眼前的图形,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联想,同时在学习中对于如何证明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明确的认知,如此,便很好的提升了学习效率。这样也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重难点知识。
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的时候,可以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因为知识难度较大,所以在课下的时候想要继续学习,然而没有较好的渠道与途径。但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视频,然后上传至班级群中,让学生可以在课下的时候反复观看,并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
例如,函数知识中包含的内容比较的复杂,若是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的内容较多,或者教学的内容过难,那么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的时候难免会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笔者会将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课视频,并着重讲述如何来解决函数问题,这样的话,若是学生在作业中有不懂得地方,他们可以随时的观看视频,然后不断的查找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漏洞,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
而且,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班里若是有同学可以解答,那么学生之间就可以交流,若是学生不能解答,那么教师就可以及时的回复学生,并且和学生多多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快速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数学知识的疑惑之处,并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进度。教学实践表明,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可以拉近距离,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当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的巩固自己的课堂所学的时候,他们就会高效率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专注,从而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要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地探究各种数学问题,且在学习中,当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更大的兴趣之后,他们会更加积极的去探究,如此,就可以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佳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钱斌.问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资源, 2014(1):37-37.
[3]张静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