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各阶段施工管理探究 贾善进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   作者:贾善进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对市政工程越来越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其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要求和管理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市政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紧密联系,因此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施工企业除了要加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外,还需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下面,将对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东阿县晟鸿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贾善进 252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对市政工程越来越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其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要求和管理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市政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紧密联系,因此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施工企业除了要加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外,还需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下面,将对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各阶段施工管理
        引言
        市政工程属于惠民工程,是服务于人民的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设计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与施工计划不相符,难以达到设计的要求。同时,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程成本、工期等的问题对工程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工程的具体施工环节,各种不确定因素经常导致工期停滞或延误,使施工成本增加,另外,工程因为赶工等原因,使其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鉴于此,文章针对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展开论述,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材料设备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安全保障管理等内容。其中处于市政工程管理核心位置的施工技术管理是指施工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产技术进行的一种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的活动。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来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在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基础上节约施工成本。市政工程在选择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管理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确定,以保证技术管理在市政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并且保障市政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另外,市政工程中应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地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从而缩短市政工程的施工工期,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根据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目标适当地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去,尽可能地选择绿色环保型施工材料,进而减少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电等的消耗和废物排放等现象,以实现市政项目工程施工的绿色化以及智能化。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2.1经济性原则
       市政工程大多属于非营利性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如燃气管道施工、路桥工程、公共设施建设等,少数盈利性质的工程也较其他工程价格低廉,如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高速公路建设等。因此,在对工程进行规划时,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合理设置工程的预算,并在施工中严格进行成本控制,优化资源的配置,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政策性原则
        在城市建设以及工程建设当中,我们经常会面临着自然资源的一些开发利用问题。在这些方面,国家有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对此做出比较详细化的规定,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应该严格的遵守这些政策的具体规定。但是,由于相关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不完全的相符,因此在实际的使用当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协调以及制定。要充分的发挥出施工技术人员的相关智慧,积极的寻求优化解决的方案。与此同时,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处于自然的状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2.3环保性原则
        我国政府提倡低碳和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市政工程施工都应主动遵循环保型原则,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综合考虑施工材料是否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问题以及施工工艺的环保性。


管理人员应选择环保绿色的材料和对社会环境产生有害物质较少的施工工艺,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材料给城市社会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健全的管理手段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不能只注重于一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但在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对于准备工作的技术管理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和工作的欠缺,导致了在材料、设备、人员等多方面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设计工作也没有在正式的施工工作之前对于设计方案、合同条款、施工图纸的内容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工作,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就会直接导致后期工作的一系列问题,各种不合理的施工现象的出现,使得市政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效益大打折扣。
        3.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确保市政工程有序进行的基础,是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理论依据。管理制度不完善、不明确,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就难以将制度落实到各个岗位。虽然很多市政工程在施工前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很多管理制度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市政工程没有在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保持完全一致,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建设目标、项目规划等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工程管理制度,才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我国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缺乏对管理制度的重视和建设,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以权谋私的现象,包庇一些不规范操作行为,使政府介入管理的职责没有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
        4.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4.1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要点
        一是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从而在施工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方面都进行严格的工作审核,避免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方案、设计图纸不合理而造成的返工或者停工的现象。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市政工程的相关工作要求设计好技术交底的工作要求,在正式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充分传达工程特点、施工目标、任务和所需的技术等信息,以便使工程按计划有效地进行,在每一个施工环节达到预定的目标。二是施工材料的技术准备应严格落实到位。
        4.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首先应做好施工进度的监督工作。施工进度是市政工程控制施工成本的重点部分,因此要严格防止施工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并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事先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工程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监理职能,确保市政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地按时交工。其次,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施工图纸是施工人员开展施工工作的指导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与图纸内容不相符的情况,就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到出现偏差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为了人们正常生活提供便利,市政工程不仅推动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而且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想使市政工程充分发挥出应有价值,除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外,还需要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海曹.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372.
[2]陈秀琼.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9,(2):179.
[3]张丽萍.深度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6(22):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