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春燕
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之一,在传统文化传承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积极探索优化的策略,切实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提升。在此,基于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积极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开展多样化的诵读形式”这三个方面出发,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多媒体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以考试为目的,在有限的古诗词课堂上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教”上,即重点讲解古诗词中的词汇和句子的翻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背诵记忆,以应对考试。这就使得古诗词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产生被动的学习心态,久而久之便会对古诗词产生厌倦感。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利用新颖的手段和资源去优化古诗词教学,促使学生可以产生更好的体验。下面,本文便对于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积极利用多媒体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做好事情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从内心渴望了解学习古诗词,才会去主动参与到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否则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为此,教师在上课时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在这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去创设视听结合的丰富情境,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多媒体运用能力,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多媒体课件。
例如,在教学《出塞》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诗中的内容来为学生设计多媒体课件。诗中提到了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关于历史人物卫青和李广的资料,甚至还可以将关于他们的某些影视剧片段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不但得到知识的拓展,还能有效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时,在讲授诗人的创作背景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插入关于唐朝的一些图片,不断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帮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更为丰富的情境,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并且对于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因为古诗词历史悠久,所以如今人们在阅读古诗词时,往往由于语义和使用习惯的不一样,产生了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古诗词知识功底薄弱,在有限的时间里更难以真正掌握古诗词中字词句的正确用法及意义。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对于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依赖,尤其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灌输式的教法,就更会导致学生难以提升自己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可以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
例如,在教学《凉州词》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自主翻译其中的诗句大意,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等去尝试解决字词句方面的障碍,同时让学生在课下去自主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解决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再给学生提出一定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产生思维方面的碰撞。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再依赖教师,而是自己去尝试理解古诗词,并且在和同伴的交流中加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而教师完全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监督等,保证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通过这样的模式,相信学生的古诗词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三、开展多样化的诵读形式
古诗词的诵读不仅是必要的,更是需要重点加强的,通过诵读训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词形成基本的语感。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诵读形式,避免让学生产生死记硬背的感觉。
例如,小组读、全班齐声诵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都是诵读的形式。全班齐声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整体气势;单独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发现文本中隐含的细腻情感变化;等等。在开展诵读指导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示范朗读,让学生可以了解重音、停顿等,做好标记,之后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训练,既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这首诗,又促使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出自己的感情。
总而言之,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出发来加强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戚慧玲.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7(24):62.
[2]姚晓艳.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N]. 发展导报,2017-08-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