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娜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257400
摘要:在教学实践之中构建自主课堂,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角色,使学生能够在课堂自主学习的实践环节之中实现学习直观体验的优化,以此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及学习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地位的学习模式转变,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应该将自主课堂构建作为首要的教学模式创新方向,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构建策略,为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课堂;初中语文;构建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提出的教学方向,是现阶段教学改革活动中教师重要的课程改革方向之一。只有通过构建自主课堂的方式,才能真正通过课堂内部环节的优化与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环节中学习活动的主人,带动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直接体验,从而促成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为了真正落实自主课堂的构建目标,教师应该首先对自主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工作。
一、自主学习心理的构建
为了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师首先应该做好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的构建工作。只有使学生真正在心理层面树立起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之中的自信学习心理,学生才能够敢于投入到自主的尝试探究活动之中,并始终以自信的积极学习心态面对尝试自主探究过程之中的挫折与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自主探究环节之中,实现自主课堂的构建目标。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为了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在教学之中常常通过利用鼓励性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受到教师情感上的激励,由此促成学生自信心理的建立。例如在《桃花源记》这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在课堂之中即对学生进行了鼓励性的引导,使其能够在教师情感的激励作用之下产生良好的自信心理,积极地投入到文章的初步阅读环节之中去,通过结合注释进行阅读的方式,尝试完成对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在教师的鼓励作用下,学生能够真正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环节之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基础,为其后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由此实现了自主课堂的构建目标。
二、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
在构架自主课堂的过程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自主学习环节之中,并切实地完成自主探究目标,教师还应该引导班级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合理设计教学问题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之中构建问题情境,以此利用与科学学习方法相适应的问题结构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其在探究过程之中真正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为其后续课程中的自主探究活动开展提供重要的能力基础。
例如在《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首先提出了“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都讲了那些事?”这一问题,引导班级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初次阅读,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了概括,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文章阅读内容的探究基础。然后,笔者继续提出了“作者利用怎样的手法描写了紫藤萝”,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这使得学生能够在基础之上得到认知结构的丰富。之后,笔者继续提出问题,引导班级学生立足于文章整体,对文章的写作情感进行了思考与归纳,最终形成了一个由基础到部分到整体的递进式的认知结构,并使学生能够真正透过问题框架建立起对自主学习方法的认知,使其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之中能够更加良好地投入到自主课堂之中。
三、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构建自主课堂,教师还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产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环节之中,真正融入自主课堂之中。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使其能够在实践之中完成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笔者常常在课后作业的设置过程中引导班级学生开展对后续将要学习内容的预习活动。在初始的作业设计阶段之中,笔者会系统地提供预习的任务,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预习实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常态化的积累,笔者将渐渐减少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这种常态化的方式,学生能够真正看到预习对自身学习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真正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为其未来的自主课堂参与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构建自主课堂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只有教师始终立足于教学内部环节对教学环节进行创新,学生才能够真正在课堂环节之中展开自主探究活动,以此从内部的优化带动课堂整体的变革,实现自主课堂构建目标。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乐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启示. 甘春晖.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 2018
(2)以生为本,构建自主乐学的初中语文课堂[J]. 贾锐. 课外语文. 2017(16)
(3)营造“乐学”课堂,培养创新能力[J]. 高桂梅. 基础教育论坛.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