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爱国主义思想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张静
[导读] 现阶段,随着新课标的落地,教师除了依旧注重知识的教授之外,也更加关注小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基于宏观的角度来看,爱国主意思想,其实也属于德育教育中的内容之一,所以这也具备了在其中渗透的条件。
        张静
        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610045
        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标的落地,教师除了依旧注重知识的教授之外,也更加关注小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基于宏观的角度来看,爱国主意思想,其实也属于德育教育中的内容之一,所以这也具备了在其中渗透的条件。基于此,本文就以德育教育作为对象,首先探究将爱国主义融入其中的关键意义,继而分别从不同维度、多个角度探究有效的融入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小学生;德育教育;渗透
        引言
        由于小学生刚接受到不长时间的系统教育,并且思维也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因此在此时借助于德育教育,来培育小学生良好的品格,也成为了一件十分关键的工作,与此同时,随着爱国主义思想在其中的融入,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创建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可见对有效的渗透路径做出探究,已经成为了极为必要的一项内容,下文将做出简要论述。
        一、爱国主意思想融合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关键意义
        基于本质来看,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实际上就是让小学生热爱祖国,在当前,也已经成为了德育教育中不可欠缺的一项内容。详细来说,在小学德育授课活动中,将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其中,有如下几方面关键意义:其一,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如果想要确保社会一直有序、健康、和谐的运转,就务必要从小就让学生对国家有认同感,随着自身的成长,爱国情感会变得更加强烈;其二,小学生刚刚进入到集体之中,而利用爱国主义德育教育,能够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愿意端正自身的态度,来维护班集体,如此一来,便可以从小就拥有良好且又正确的观念;最后,在德育授课过中,通过爱国主义思想的渗入,还能够让小学生初步明晰自身所担负的责任,继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知识,在未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材。
        二、爱国主意思想融合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路径
        (一)创建对应情境,点燃学生兴致
        唯有在对一件事物拥有足够的兴致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出探索,因此在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培育期间,要想确保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入成效,首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办法,来点燃小学生的兴致,而创建出对应的情境,已经成为了当前较为有效的一种手段。

详细来说,得益于科技水准的进步,各类电教设施也已经被使用在了授课活动之中,因此教师便可以借此来构建爱国主意情境,例如,在小学德育授课期间,可以先利用电教设施来创建针对的情境,播放一段当地十年前的视频,此时小学生的注意力便能够很好地汇聚,兴致也会被激发,然后在播放一段现在当地城市的视频,并引领学生寻找其中的变化,此时,便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正在变得愈来愈强大,继而激起学生的爱国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就无形之中将爱国主义思想融合进入了德育教育之中。
        (二)利用小组讨论,提升教育成效
        现阶段,在进行教学期间,小组讨论法已经成为了十分常用的一种方式,不单可以更好地完成授课目标,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在德育教育之中,加以融入爱国主义思想期间,也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点燃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德育教育授课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然后将小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来寻找演讲的内容,在准备演讲文章的过程中,小学生便可以领悟到爱国主义思想,这样一来,就能够潜移默化将其融入在德育教育之中。此外,也可以利用电教设施,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爱国的影片,然后同样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学生在组内探讨其中的内容,领悟爱国思想。总之,小组讨论是较为有效的渗透手段,应该得到教师的注重。
        (三)采取实践方式,保证渗透效果
        对于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小学德育教育授课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红色博物馆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在参观红色博物馆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通过各个物件以及故事来了解和感受当今和平社会的来之不易,以及国家强盛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通过对红色历史事物的观看和了解,小学生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将大幅度提升,从而构建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之中,实际上拥有极强的繁杂性,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还不是很大,对于这种相对抽象的思想内容,理解起来也更为困难,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渗透的困难程度。因此,就需要小学教师革新以往的德育授课观,明晰德育中深入爱国主义思想的关键意义,继而在未来的授课活动中,创建出针对的情境,以此来点燃小学生的兴致,同时还需要借助于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来保证渗透的效果,所以上文对这几点内容做出了详实探究,期望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高裕焕. 基于爱国主义宣扬的小学德育教学普及方法[J]. 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7):封3.
        [2]瓮玉莲. 解析任务 规划路径——基层学校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J].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 000(010):P.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