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三中学 742106
摘要:中学生社团是中学生组织活动的主要阵地,完善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社团缺乏精细化管理,使得中学生社团活动质量难以提升,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自身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符合中学生社团发展与学生学习需求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旨在为中学生组织更好的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社团; 活动管理; 问题; 对策研究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社团的建设,中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认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动手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学发展应该大量推进中学生社团建设,完善社团管理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相互学习、有效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文章先是阐述了中学生社团观念以及社团管理的相关内容,而后分析当前中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列举了一些提升中学生社团管理有效性的措施和建议。
一、中学生社团概念以及社团管理的内容概述
中学社团是指在中学学校里,学生在遵守相应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集结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不影响自身正常学习和学校相关秩序的情况下,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有助于学生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并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能力全面提升的一种组织团队。
中学生社团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学生社团管理可以促进学校健康的运作和长远的发展。而社团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社团成员、社团物资、社团经费的管理和控制,在学校相关领导组织下,应该以学生为主要载体,对社团资源进行高效利用,进而实现中学生社团有序运行,在学校内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中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
1.中学生社团发展的内部问题
首先,中学生社团自身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具体地表现为社团内部人员组织管理不够健全,社团活动制度建设不完善两个方面。经常会出现社团内部人员组织混乱,管理职责出现重复或是缺失,极大的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展开,不利于社团的快速发展,学生在社团中很容易因为观念不同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解决,则对同学之间的关系造成很大的困扰。
其次。中学生社团建设中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由于社团内部管理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身进行管理,加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管理经验相对薄弱,更多地会关注眼前利益,对社团长远发展并没有清晰和准确的定位,极大的影响了中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社团内部缺乏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由一个或是几个有能力学生进行带领,学生权利比重过大,如果因为学业期满而卸任,则很有可以能导致中学生社团迅速陷入发展困境,甚至会导致社团解散,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
2.中学生社团发展的外部问题
第一,中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时受到时间、场地和设施的限制。受升学和考试的影响,学生首先应该以学业为第一要务,因此,组织社团活动的机会变得非常有限。另外,由于对安全问题以及学校基础设施环境的考虑,中学生社团所能组织的活动种类也变得非常有限。
第二,中学生社团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大部分中学生社团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且社团的活动经费也是由学生自筹得来的,因此,供学生社团活动发展的资金非常有限,极大地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形式和种类,社团持续性发展非常不利。
第三,中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中学生社团的兴起的初衷也许仅仅是为了与自身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一同探讨和学习,但如果想要社团长久持续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完善社团的组织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情况中,完善的组织管理正是学生所欠缺的,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学指导,则社团发展很有可能变得非常缓慢,影响社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三、中学生社团活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对策
1.学校应该重视中学生社团内部建设,完善社团发展规范
中学生社团的组建对学校自身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中学生社团建设,帮助学生完善社团的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切实的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学校的社团组织结构当成教学实例来向学生展示,再结合本校自身的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整改,促使中学生社团活动实现精细化管理。
2.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和教学指导
中学社团想要实施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必需的物资支持和教学指导。首先,学校应该为中学生社团提供必要的时间、场地、基础设施以及发展经费,不能全部让学生自行解决,尽可能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持,促进中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地利用校外资源,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吸收社会外来资金的关注,这样既可以解决中学生社管资金发展的需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宣传本校良好的素质教学成果,提升学校的教育影响力。最后,学校应该为学生社团配备一些专业的指导教师,在不干涉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必要的管理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社团管理体系,并引导学生如果做好相关活动的决策,实现社团可持续性发展。
3.健全社团的管理体系,完善社团评价机制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社团基本上是有校团委、校纪委等学校部门综合管理的,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社团管理效率,学校应该进一步地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精细化处理,让学生在出现问题后有处可寻、有据可查。此外,学校还应该完善社团的评价机制,对于一些社团活动要做好内容审查,实现在有限资源下的最大化利用个,避免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出现,提升中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重视中学生社团的发展,给予学生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教育指导,让学生可以在学校和教师的关怀下,实现社团的良性发展,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开玲, 宋淑秀. 初中社团活动管理策略构建与实践[J]. 教育, 2018, 000(043):12-13.
[2]洪根盛. 基于凸显实效的校园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实施[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 000(002):P.158-159.
[3]武梦轩. 中学学生社团活动的比较性研究[J]. 学周刊, 2018, No.360(1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