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毓姣
临汾市第三小学 04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批新生的力量正在茁壮成长,对于孩子的劳动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教育关注的重点。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也明令指出需要注重从小对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小学阶段是接受教育的初期,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一个好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课本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那些和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们认识一些法律,明白法律意义,同时,学生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本文就将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出发,详尽的论述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让课程更丰富,让劳动教育更高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有效性
【正文】劳动教育我国素质教育中重要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讲,加强对他们的劳动教育,能有效提高全民的劳动素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加强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热情劳动且感激那些为我们生活付出的劳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强调在学生教育中弘扬劳动的伟大,向下一代人传递劳动精神。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教育学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学科,也可以视为一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拓展学生知识的课程,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劳动教育很有必要。
一、劳动的概念及开展劳动教育的原因
1.1劳动的内涵
首先劳动可以解释为人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劳动即为创造财富的过程,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劳动也可以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二者紧密相连但是没有高低之分。劳动是需要付出自己一定的体力,总之劳动就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
1.2开展劳动教育的原因
我国之所以近年来一直弘扬劳动教育是因为劳动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回想多年前中国最多的就是劳动者,中国也因为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劳动者而发展越来越好。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原因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正确的认识劳动在我国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一定的劳动素养即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且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对于学生讲,更多的是开拓学生知识层面,学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任何通过自己劳动所得的都是值得尊重的,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劳动人民的尊敬,深刻理解劳动最光荣坚决摒弃不劳而获的不良习惯。另外,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面,帮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符合我国的教育理念的,能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新时代的学生们,大多对于劳动没有一定的认识且有些认为劳动与他们无关,劳动教育就在于能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是需要劳动的,劳动教育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
二、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开展劳动教育
2.1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正确劳动观念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明白这个学科与传统的语文数学这些学科均不相同,这个学科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科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连紧密,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融入一些劳动知识教学更有效。如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内容时关于其中的法律内容可以增加一些和劳动教育相关的,关于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可以让学生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劳动的故事,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故事向学生讲述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的初衷以及在这个劳动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劳动带来的收获。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劳动教育故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白劳动虽然苦但是劳动是为了更多人,劳动也意味着一份责任感,这代表着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2.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劳动教育
很多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这些内容枯燥无味,但是道德与法治这个课程中会有很多的法律小故事或者案例,这样教师在教授劳动教育内容时可借助道德法治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讲解。当然,只是以道德法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足够达到劳动教育的最好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教师可以将劳动的一些知识融入于法治教学中,然后可以设置一些有关于劳动教育的漫画或者找一些劳动教育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也更容易接受劳动教育。另外,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传统科目的那样拘谨,在这样的课程中进行劳动教育效果会更好,教师在劳动教育是可以按照和道德法制教学的模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如让学生讨论自己认为的劳动是什么或者是自己进行过哪些方面的劳动,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每节课教育劳动的重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劳动学习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深层认识。
2.3举行有关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到生活中的众多事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教育,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劳动教育的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让学生从这样活动中感受劳动的意义,之后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之间的活动分享,让学生之间对于劳动有更深的讨论。除此之外,小学生的天性爱玩,教师可以组织全体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让学生真正做到劳动出汗出力,教师在植树的过程中也可对学生的劳动进行一些表扬让学生增加对于劳动的热爱。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很重要,运用这样的实践活动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只是希望学生学习面对社会阴暗面、不良行为、自身利益受损时如何保护自己,其中的劳动教育也是希望学生能看到社会美好的一面,况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完全的让学生接受一些道德与法律的理论知识,他们很难接受,劳动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要方面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呈现有效缓解课程的压力,同时劳动教育也能高效进行。总而言之,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希望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劳动教育达到有效教学,学生的发展才能更好。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直接阵地,需要不断地扩充课程内容,让劳动教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徐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有效性之探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36(02):33-39.
[2]李文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9(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