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丽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下村小学 6721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教材,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游戏和想象,有效实现读写互动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能力。我们从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的词汇和积累写作的技巧三个维度,对以阅读为切入口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作文;以读促写;提升策略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了阅读与写作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也积极践行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在具体教学中丰富读写互动模式,优化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良好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质量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培养学生仿写能力。
一、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旦上了写作课,学生们就会唉声叹气、眉头紧皱,不知道怎么写。这其实与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有关。如果肚子里没有相关的内容,他们自然会在写作上有额外的困难。一旦他们感到困难,他们就会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反抗。这种消极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可用于写作的相关材料。如此,便形成了极为恶劣的不良循环,周而復始,使得学生视写作为“猛虎”。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经过众多教育专家学者的精心挑选,内涵深刻,内涵丰富。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课文阅读中多积累,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材料匮乏、不知道如何开始和如何写作的尴尬问题。例如,中秋节快到了,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以“月亮”为主题的写作任务。然而,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们写作。相反,我引导他们在写作之前先回忆起古代的月亮诗,并仔细阅读和欣赏。因为是所学的内容,学生有了熟悉的感觉,很快就融入了记忆和阅读的过程中。一段时间后,我引导学生们写下他们对月球的理解。由于以前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古典诗歌,学生们为月亮写的材料变得前所未有。基于此,他们很快写了这篇文章。其中一名学生写道:月亮是我们中国人团圆的象征。它经常出现在描写乡愁的作品中。杜甫曾这样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说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诗人向我们传递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白也写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由人、月、影对饮,生动地表达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正是大量阅读,让学生们积累了有关月亮的素材,而这些素材的积累又都转化成了他们写作的内容,充分证明了以读促写模式的切实可行。
二、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词汇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观察到很多学生在阅读后写的文章都是平淡无奇的。究其原因,是学生很少使用一些亮点的词汇,导致了口语写作的严肃性,没有像记账这样的特点。这也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我观察到许多教科书中的阅读文本。
这些文本所使用的语言要么直接明了,要么华丽新颖,大胆奔放,要么朴素幽默。可以说,阅读文本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所以,我有个主意。为什么不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呢?我鼓励学生准备一份他们通常读到的好单词和句子,并不时带出去看。这样,在长期积累中,学生成绩单的内容越来越多,伴随着学生在作文中频繁出现精彩的词句,大大提高了作文的整体质量。
如,一名学生在阅读《花的学校》这一课文时觉得“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几句颇有意境,便抄写在了准备好的摘抄本中,等到某次以“春天来临”为主题的作文中,他便将上述摘抄的词汇与句子进行了整理,并在自己想象力的作用下写出了如下一段话:春姑娘降临到了人间,她吹着轻快的口哨,唤醒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动物和植物。天气慢慢地暖和起来,人们纷纷从家里走了出来,来到室外,真是一派和谐的景象……由这名学生写的段落来看,其灵活地运用了摘抄的阅读词汇,使得自己的作文词汇得以丰富不说,还大大提高了整篇文章的质量,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价值得以充分凸显。
三、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技巧
在积累了写作材料和掌握了写作词汇之后,学生面临的下一个写作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正因为如此,他们只能记录自己的观点和观点,而不能使自己的文章有足够的亮点和特色。从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来看,引导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积累写作技能,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必要和必要的。在充分掌握这些技巧后,他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也是阅读促进写作的重要体现。
在这方面,我班的同学们都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效果很好。比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整篇文章的写作框架,即总分的写作框架。首先对小兴安岭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然后,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出发,描述了小兴安岭各个季节的美景,最后对小兴安岭进行了研究总结。文章的写作思路清晰,是一种典型的说明文结构。在随后的说明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结合以往阅读学习中积累的“总-分-总”写作结构,尝试写一篇说明文。当着朱雨的面,同学们迅速搭建起写作的框架。班上有个学生这样描述他的家:虽然我家很小,但很温暖。阳台在我家最南边。除了晾衣服,还有妈妈精心栽种的花草。阳台的北面是爸爸妈妈的卧室。虽然不大,但被聪明的妈妈装饰得很温馨。接下来,客厅就是客厅。客厅也是餐厅。通常,我们三个可以一起在客厅吃饭,或者坐在沙发上聊天,吃点好吃的。别提我们有多幸福。客厅旁边是厨房和卧室。虽然面积不大,但我父亲总是在厨房里为我准备美味的食物,妈妈把我的卧室装饰成我最喜欢的风格。我没说我有多高兴。我差点忘了浴室就在我卧室旁边。何况,我们家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爱我的家人,我爱爸爸妈妈!这个学生在“总-分-总”的框架下介绍了自己温暖的家。读书后,他可以从思想上构思家庭的布局,体会对家人和父母的爱。这一切都归功于他在阅读中积累的写作技巧。
总之,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辆马车,共同推动着学生语文素养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冠群.以读促写,提高学生习作水平[J].小学教学参考,2020,(16):88-89.
[2]滕永浩.读写“合璧”——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J].求知导刊,2019,(42):57-58.
[4]付俊义.以阅读为切入口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