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勇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610066
【摘要】面对如今的网络信息,你在现实生活中,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杂乱的信息出现,它带来了信息繁多并且碎片化, 这可能是缺点,同时它也是现实情况,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互联网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如今的很多东西在社会上,都或多或少是捆绑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也都有好坏两面。在当今强调教育强国的时代,学校教育不可或缺,但完全指望学校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孩子持续不断地遇到非常好的老师,一直到他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但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遇到的老师不是最佳的,那里面出现的空白部分就要靠家庭教育来弥补。这是学习和生活上需要重视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的爱,一旦出现了孩子对某个老师的过度依赖,或者孩子更愿意把心事说给老师而非家长,那么家长就需要反思了。教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发展力量的重要来源,是文化教育的燎原之火,老师的存在,是这燎原之火得以不灭的重要保障;老师,可以看成一股东风,火在风的助势下,可以形成熊熊烈火,燃起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家校配合;中学生心理健康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学校和家庭教育对象相同:均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又一知半解的未成年人。教育目的相同:都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健康,优秀的栋梁之材。家庭重抓个体教育,学校重抓整体教育二者都是有利有弊,可以互补。家庭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其个性发展,而学校教育则有利于纪律性,荣誉感的培养。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家长和教师会有许多不同的考虑与表现:如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心急如焚,而老师虽也会对成绩下降的学生做教育工作,但他更多地关注班级整体成绩情况,因为任何一个班级都有成绩下降的,也有成绩上升的,关键是哪方面占主体。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启迪者。老师是甘露,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灵;老师是明灯,去照亮孩子们的前进道路,“育人”先“育己”,为人师者,只有自己有过硬的道德品质,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培养新生代。只有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心育人。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里,学生日益出现了复杂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紧密配合,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疏导心理问题,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信息化时代家校合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父母是感性的,教师是理性的不是人的不同,而是角色的不同。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更多地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对于学生更多地是出于职业的理性,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题时耐心,细致,有的学生要反复讲几遍,他也不烦,也是面带笑容,而给自己的孩子讲时,看到讲几遍后学不会或不认真学很快就烦了,甚至会因此揍孩子。所以我见到许多教师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其他班上课,学习。再如,吃零食……父母之爱是伟大的,教师的爱是无私的,在面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如何解决时,教师和家长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利用微信等便利的交流工具,时刻与老师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孩子是否出现了错误的心理问题。
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心里要装着所有的学生,但教师的时间,精力却是有限的,所以分散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关注度就更有限了,这就是我所说的“没有父母之爱伟大”,但教师的工作重点是去建立并逐步完善一个班风正,学风浓,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对每个学生进行下面影响和教育。总之,相互信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信息化充斥整个社会的时候,相互信任是前提,共同合力是目的。就像你去医院就诊,你必须要相信你的接诊医生,虽然你以前没和他打过交道,虽然他的确有可能治不好你的病,但相信你的医院的确有利于你治病;再如你坐车去旅游,你必须信任你的司机,虽然你不认识他,虽然他开的车有可能出事,但你也要对他有百分之一百的信任。
二、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学生自身健康心态的培养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正确引导,为了保证学生及其心态的健康成长,老师需要做好自己自身的本职工作,积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使得学生能在正确合理的引导下树立正确良好的观念体系。
关于学习: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学生作为一名高中生,他们的目标就是考大学,那就是高考,首先,高中所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容易让孩子们出现心理问题。这时的学生们往往不愿与人交流,独自憋在心里,难受自己。这时,教师和家长就要发现这个苗头,在微信中密切交流,通过信息技术,密切关注学生的行踪,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努力提高自己学习成绩,战胜心理问题。学习成绩对于高中生来说,很重要,静下心来,踏实,勤奋,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太功利,不要和别人比,就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有所收获。
关于友情:高中生在日日夜夜的奋斗中,容易出现自己好像没有朋友的焦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怎么没有朋友?其实人和人社交底层逻辑关系就是价值相互互换,如果你是一个一无所有,一无是处你自然会没有朋友,所以现在的你需要不断学习成长进步,多学一点技能,当你优秀了一定会有朋友圈,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好好引导孩子,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促进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而不是让孩子一味付出去迎合别人。这样并不能去赢得别人尊重和友谊。
结束语:
信息化背景下,家校之间的配合教育变得尤其重要,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和家长要拿出足够热情去观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总而言之,教师与家长都是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主体,学生成绩的提升和能力的增长,仍然依靠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家长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参考文献:
[1] 刘繁华.家校协同教育通道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9(11)
[2] 高丹丹,陈向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