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丽玲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石陵镇陆平教学点 5461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现代化的进步,人们对教学的关注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因为此时学生的知识体系刚刚进入构建阶段,教师的积极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是帮助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要在农村地区培养留守儿童,我们必须遵循基本的教育法则,即爱和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关爱教育是要教学生如何表现,如何照顾他人、尊重和理解他人,好的教育能够指导和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心教育;留守儿童;教育探究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纲要中还要求“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逐步在大中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矫正服务机构”。笔者以下将从现状和方法两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展开探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在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为了生计在离家很远的地区上班,他们的孩子却出于各种原因留在自己的家乡,无法跟随父母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高质量教育。他们必须与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并成为农村儿童中的弱势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照顾和亲情温暖,特别是缺乏父母照顾和双亲教导,他们大多学习成绩差,生活方式潦草和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一些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教育,即加强给他们的关爱,给他们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的合理爱好,使他们能够上进,在健康正确的道路上成长。
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就应当给学生灌输一种善良的美好的人文思想,在二年级的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如《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等课文,教师在这些课文的教育时,就可以融入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念,如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树立远大志向等等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尊重和支持每一个学生的三观正确的理想和梦想。同时,还有很多例如《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之类的课文,向孩子们介绍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这也是教师在教育的重点,因为留守儿童可能没有什么机会出门旅游,无法亲身感知身边的河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发现自己生活环境的美好、了解祖国的山川大河,这也是一种爱的教育。
除了留守儿童的环境背景之外,教师的环境所处也需要考虑进去。
很多教师坚守在乡村为孩子们付出心血和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艰苦付出,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但却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特别是面对几乎是留守儿童的学生,教师们不光是教育者的角色,也是父母的角色,有的教师甚至对自己的孩子都没付出这么多,同时,教师本身所处环境也远不及在大城市任教的教师,拿着微薄的工资却要教着全能的课程,因此,提高对留守儿童教师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社会也应竭尽所能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关怀,留守儿童居住地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突出服务特色,逐步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的运行、管理,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资人力,在设施设备投入、课程设置安排、教育教学管理、心理健康辅导以服务留守儿童为主要特色,在改善学校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同时,对学校中存在的留守儿童现象也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式
留守儿童在学业中最大的阻碍就是物质条件,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家庭原因而放弃学业,在对留守儿童的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显得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时充分考虑到教学的趣味性。人的学习意愿永远是第一时间来自兴趣,创建一个具有趣味的课堂也能相对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这些过早接触生活重担的孩子们对学习有一个持久的信念。
在数学教学要求中,图形拼组部分的学习目标是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关系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像此类学习,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是对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们而言,那么教学就会显得很抽象,学生很难靠着想象去理解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也会逐渐失去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无法感知到学习中的乐趣和意义;但是如果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小环节,比如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存在的图形特征,进行一个分组发言,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教学,那么整个课堂就会增加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在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中也能更多的参与进课堂,同时也能了解在自己的生活中数学是多么重要,以后也有一个继续学习下去的意愿。
总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探究对教师的自身能力有着极大的考验,留守儿童是资本发展的产物,同时由此实现了阶级的再生产,解决留守儿童及青少年问题,要从最基层的教育工作做起,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常规教育中融入爱和关心,同时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和塑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意愿,帮助学生在缺少父母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社会不仅要对留守儿童教育予以关注,也应当对坚持在乡村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予以帮助和关注,提高教师福利,改善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学浪. 基于学校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路径探索[J]. 农村经济, 2015, 000(011):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