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敬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汇泉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200
摘要: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班主任工作要讲求艺术与方法,要有爱心、耐心、宽容心,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 走近孩子 走进孩子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学生的方方面面。班级学生暴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如何处理,将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班风的形成。 从教二十多年,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下面通过具体事例说说我在处理班级事务中的一些做法。
一、心中有爱,严中当爱,走近孩子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育人工程,严格的要求,具体细致的工作,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因此,爱心是教育的根本。我们有时要扮演“严父”的角色,敢于、善于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要敢管敢治;有时又要扮演“慈母”的角色,用博大的师爱来教育感化学生;有时还要扮演学生的“朋友”角色……所有这些角色,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育人”。 只有拥有了“爱”,付出了“爱”,我们才能创造出有“爱”的人生。我们班里,有一个顽皮的男孩,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处惹事。今天在你本子上写脏话,明天在他衣服上画画,别人骂一句,他骂十句,上课与老师顶嘴,甚至到外面捡石头到教室寻机打人等等。由于父母离异,父亲脾气暴躁,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在家奶奶宠爱有加,在校更是无法约束自己,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处惹事。有一次,和同学发生矛盾,就把同学的书本全都撒到了地上,还不解恨扬言这事没完。于是打电话,正好他爸爸在。来学校后知道他惹事了,从教室把他叫出去,就是一顿打骂。当时我意识到这也许是转化他的好机会,于是我忙推开他父亲。并且当着他的面表扬了这个孩子:热爱劳动,打扫卫生积极,尊敬老师,体育成绩比较好等等,并指出家长不应以打骂代教育。这时我看到这个学生对我的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此后,我常常和他交谈,他也常常帮我做事。在期末考试中,他的各科成绩都有了较大进步。看见他健康成长,我心里舒服了。其实,严和爱是不可分割的,严是出于爱的初衷,爱不应超出严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导到一个充满仁爱的人生境界之中。才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诲,得到人际关系的启迪。在不断的熏陶之中,逐渐领悟到“爱”的真正涵义。
对学生即严又爱,严中当爱。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因为学生在老师眼中永远是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生的挚友,才能走进他们,班级工作的开展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二、熟悉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走近孩子
老师常常感叹,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变得越来越听话了,而是让许多老师和家长面临困境----吸烟,打架,早恋,厌学......我们可以把这些简单地归结为青春期的叛逆,要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成人一样平等看待,在乎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我们时常把尊重挂在口上,但一遇到问题,往往就拿出长者的气势,要么严厉批评,要么苦口婆心,惟独少了朋友式的促膝谈心,所以学生也只会把你看成高山仰止的长者,不会把心里话说给你听。
再者,我觉得迅速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灵是最放松的,也最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说,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和艺术节,我认为就是很好的走进孩子的机会,和孩子们一起策划。学着孩子们的表情与状态大声呐喊助威,参与到孩子们的表演节目中扮演角色。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什么想法也就不再避讳我这个当老师的了,有些话即使是学生们自己之间的聊天也不再顾及在旁边的我了。
三、组建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走近孩子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头羊”作用。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比如,值周生安排、收饭费、收回执、发通知、组织画板报、体育比赛报名、进行小组评比等等就可以放手交给班干部。开学不久,我发现班长对我的态度不是很热情,并对我在班里的工作持有怀疑态度,而他在班里的威望却很高,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对同学们来说是很受影响的。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不解决好,一旦他在班里说一些不利的话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我也曾试着和他进行交流来弥补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但是取得的效果不是很好,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也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询问其他同学、老师等)来了解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为这个问题想了很多方法,一天上课时,他突然肚子疼,满脸都是汗。由于他比较清瘦,我二话没说就把他背到了学校医务室,并为他灌上热水袋,暖着肚子,可能我的作为感动了他。当时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我一看机会来了:说他是班里的“火车头”,希望在他的影响下,全班同学能和他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最后我还叮嘱他有什么困难都随时可以来找我。从此以后,他对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上课时,他积极发言,积极的向我反映班级的情况,积极为班级服务,并且很支持我的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一些同学的思想工作,我非常感谢他。因此,搞好和班干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还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要求他们先管好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并明确分工,分层管理,班长管班干部,学习委员管组长,组长管组员,做到“人人管别人,个个被人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要做到你既是他们的患难朋友同时也是他们的班主任,当你分工给他们时,就可以说是为了支持朋友的工作来完成,尽量避免用上级对下级命令的语气来命令他们。这样以来,你就能走近班级,走进他们!
四、家校合力,沟通交流,走近孩子
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光靠父母和老师某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充满阳光.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积极沟通,密切合作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而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与家长沟通后学生进步的喜悦.例如:开展“给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内容可包括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在校的表现等等,使家长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提出教育的合理化建议;也可以开展“教师家长联系会”活动,邀请特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有效地加强家长与各任课教师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对策,了解孩子,走进孩子。
总之,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要用爱和耐心,给学生以阳光,用自己的心血去浇灌灿烂希望之花。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他们的父母,又是可信赖的朋友。由于高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成长与发育的过渡期,所以作为班主任更要具备观察、分析、理解、宽容、严中有爱、走心、家校沟通等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走近孩子、走进学生心里与其沟通从而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走进学生的心灵2017、8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走近学生,走进学生(2012-04-07)爱心教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