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的兴趣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马睆睆
[导读] 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从而高效学习化学知识。因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的兴趣教学进行谈论,希望能够为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马睆睆
        湖北襄阳五中实验中学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初中化学的知识点零碎繁多,甚至许多学生难形成系统的记忆,要懂得化学这门学科,首先就要对化学有一定的学习兴趣。综合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教育也逐渐放低传统的知识课本型学习,而是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们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从而高效学习化学知识。因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的兴趣教学进行谈论,希望能够为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兴趣化教学
        引言
        初中时期学生们思维活跃,是接受学习新事物的好时期,古人云:“兴趣像柴,既可以点,也可捣毁”,由此说明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要发展化学这门学科,就要先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和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化学实验,来增强其对化学学科的知识认知和情感体验,由此增强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们自己学习和听教师讲解知识的状态完全不同,自主性的学习可能会有难度且迷茫,但这对学生们整体思维的锻炼很有帮助,让学生们自行去探究化学知识,更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一、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初步认识实验科学的相关知识,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提炼出其中有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在21世纪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我国更需要全面型和综合型人才,因此核心素养模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更加重要。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科学素质,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在凸显,越来越受到众多家长的关注,而化学核心素养并不同于其他学科,比如理解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知识以及运用方法即可。化学需要学生们具备尊重事实,以实验结果为准的精神,认识理解实验,应用实验,具备科学的实验思维,逐步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化学兴趣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驱使学生更乐意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大多数都是充满未知与好奇的心理,但是初学后认识到化学的基本元素符号时,就会感觉枯燥无聊难以记忆,因此教师在这个时期就要利用化学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们再次喜爱上化学。比如:学习常见化学物品的区别“苏打”和“小苏打”时,其各自的化学式是NaHCO3和Na2CO3,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假后收集一些分别含这两种物质的东西进行展示,还可以在课前,先做一个关于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兴趣实验。
        首先准备好仪器,取质量相同的两个样品(分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再取两支试管,标上A(碳酸钠)和B(碳酸氢钠),取适度等量的水倒入AB两个试管当中,再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倒入两个试管当中并搅拌均匀。其次滴加等量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当中,观察其产生浑浊的速度快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两个完全一样的气球中,观察气球大小,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其颜色变化。通过这一系列实验所呈现的不同现象,势必会再次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这种直观教学能够消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畏难心理,并且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并体现化学的核心素养。


(二)利用生活现实问题创设教学情景
        在给学生们授课的过程中,如果总是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学生们势必会感到枯燥无聊,且无法实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感受不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打消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是不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化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极大,本身就注重实验,科学真理,且其应用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每天都会制造的垃圾,用的电灯泡,大到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地球环境。因此,教师们在上化学课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其实初中的化学学习难度并不大,大多数就是记忆常见的化学物品、化学名称及其他们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比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金刚石、盐酸、硫酸、双氧水、食盐、大理石、熟石灰等等,学习其各自的特点、用途、化学性质等。知识点很琐碎,更加容易让人混淆与烦躁,在这个时候需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记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要多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可以多找一些与化学相关的有视觉刺激的图片,各种与化学反应有关的视频,或者生活中的东西来引导,激励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学生喜爱上化学。
        比如:在讲解碳的单质金刚石时,课前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世界上有名的八大钻石,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一些传说;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会给每个小组提供一瓶雪碧,整节课我们就通过对摇晃雪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分组实验探究,从而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再比如,讲完第六单元的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家中的废弃的吸管做一套发生装置,然后相互讨论优缺点,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去思考,会格外的用心,在轻松的环境下就掌握了重点知识。
        (三)利用实验活动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课的本质特点,是其创设情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科目,化学实验环节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科学性的,由于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奇心重等特点,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主要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在演示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先讲解本次实验的的基本步骤,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次实验的内容对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关键点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进行引导与补充,告诉学生注意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转瞬即逝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化学实验的情景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习体验性。
        比如:学生们在学习“燃烧与熄灭”这一小节内容时,教师们可以布置几个相关的课前预习作业,像假如大厦高层发生爆炸时,消防员一般都会采取什么行动救火,教师可以提前发一张相关的概念性填写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做题来预习将要学习的相关内容。这不仅将化学知识融入到题目中,还能结合实际生活,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最终得出结论,学生们便能够抓住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提前预知后,就可以自我规划学习进程进行二次学习,提高听课效率也能保证课堂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记忆化学知识,并且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下,我国化学教育会更加注重实验方面的教学。因此,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必然趋势,教师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协同实验,有效构建化学实验与生活的联系等途径,来夯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并以此为跳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琛.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教学[J].学周刊,2017(22):62-63。
[2]王祥中.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之我见[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8.
[3]曹琴.培养化学兴趣时学习初中化学的关键[J].教育篇·课题研究.2018(0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