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构建“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实践模式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小润
[导读] 面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借助任务的引领,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全面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并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王小润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靖边三中学校  718500
        摘要:面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借助任务的引领,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全面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并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制约,致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一现状,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立足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任务的探究下,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化学情境,布置探究任务
        在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下,科学布置任务是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了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布置化学探究任务,教师可通过创设化学情境的模式,依托一定的情境完成化学探究任务的布置。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强化课堂教学时,一方面要对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保设置出的探究任务指向“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认知能力等,确保设置出来的探究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任务内容、学生等,借助多样化的手段,精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唤醒任务探究的欲望,进行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任务的探究学习中。
        例如,在“氯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就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探究任务。同时,在布置探究任务的时候,教师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以二战中德国与英国交战过程中,德国人使用氯气的历史材料,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产生了多种疑问:“既然氯气有毒,为什么氯气还被应用到消毒上呢?如果不小心遇到了氯气泄漏的现象,利用什么办法进行防范呢?”在这一情境中,唤醒了学生的内在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既定任务的探究学习中[1]。


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在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下,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学习,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坚持新课程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引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既定的化学任务展开探究式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小组合作的分组标准,在“同组异质、异族同质”的原则下,将全班学生科学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引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化学任务展开探究式学习。例如,在氯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下,针对探究学习的任务:在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氯存在?从氯的原子结构来说,氯气是不是一种活泼气体?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写出氯气与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并将还原剂、氧化剂明确出来?在氯气与铁的反应中,生成的铁是二价铁还是三价铁?氯化氢和氯气谁的氧化性更强?氯气能不能与金属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围绕这一系列的化学探究任务,教师引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最终完成化学任务,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化学知识,发展自身的化学素养;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加以指导,确保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2]。
三、落实任务驱动模式教学评价,拓展学生认知
        高中化学教师在完成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滞后,还应关注教学评价模式的优化与改进,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并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依据,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首先,在借助小组形式完成任务教学之后,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引领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不仅仅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满足感,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也逐渐加深了相关知识的理解,明确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更好地开展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对其展开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并在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深化了自身的知识,也在评价对比中,发现了自身学习中的不足,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教师在优化任务教学评价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最后,教师在落实任务驱动式教学评价时,还要灵活借助表扬、激励等评价性语言,促使学生在激励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相适应。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置化学探究任务,并引领学生围绕化学任务展开探究式学习,不断提升高中化学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静薇. 浅析高中化学"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有机融合教学模式[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14).
[2]张迁. 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 软件:电子版, 2019, 000(005):125.
[3]蔡晓辉. 任务驱动法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 华夏教师, 2019, 000(019):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