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中高段年级数学成绩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谢明洪
[导读] 在小学阶段进入中高年级段,孩子的成绩就开始出现较大面积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低差较为严重,在平时考试中,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关系较多,为提高孩子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谢明洪
        (四川省宜宾市第七初中中学小学部,四川 宜宾 644004 )
        在小学阶段进入中高年级段,孩子的成绩就开始出现较大面积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低差较为严重,在平时考试中,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关系较多,为提高孩子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让学生学会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习惯,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在新课教学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在预习过程中激发好奇心强的孩子自主去深究,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悟性较差的孩子,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疑惑并要求他们做好记录,以便课堂授课时专注听这部分知识,促进释疑,达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掌握。
        2.正确使用草稿纸。
        (1)让学生备好专用草稿本子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草稿本子上要遵循从以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要求,依次排列,字迹清晰、规范。
        (3)引导学生对思考难度大解题步骤较多的问题,借助草稿本来分析思考,发挥草稿本的分析作用。


        3.养成及时改错,建立错题集的习惯,在平时学习中,对错题及时改正纠错,分析错因,并将错题收集到错题集本中,再次将错题重做一遍,达到完全掌握知识。
        二.提高孩子的能力。
        1.计算 口算能力   
        计算口算是一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算理,并强化计算,口算的训练,让学生达到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口算,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口算能力。
        2提高解问题,审题能力。加强问题解决的专项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我问题解决中的关键句、词、字,寻我问题解决的思路和策略,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自信,才会更乐于探索去学习,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完全的信任,并鼓励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学好学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成绩毫不吝啬加一表扬和肯定,使学信有成就感,自信心。
         四.架构好家校配有的桥梁。
         1.孩子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校配合越密切的孩子,会越优秀,架构好家校的密切配合,能有效进行互补,有益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升。总之在教学中,老师要做好一个有心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