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徐州华顿国际学校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教师不仅要保证教学质量,更要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获得明显提升,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进而构建高质量、高效能的数学教学课堂。本文简要分析了以教学情境、生活实际、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导入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期对相关人士起到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引言:高中数学课堂导入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体水平。目前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法非常丰富,能够应对当前数学教学实际需求,具体使用何种导入法,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最大限度发挥出导入法的实际作用。
一、以教学情境为基础,导入课堂教学
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创建教学情境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够比较好的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的“锁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对于数学课堂的教学导入来说,教师可以选择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时,必须要建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教学情境必须要围绕授课内容,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情境发挥出实际作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立体几何初步》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比如让学生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建筑设施?它们都有哪些几何结构?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逐一点评。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带入,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使学生的思路可以跟住教师所创建的教学情境[1]。
二、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导入课堂教学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日常生活有着比较多的内在联系,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完成教学内容的导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挖掘数学的课堂教学深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当遵循陶行知理念中的“生活即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需要将学生日常生活与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从而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统计图表》这一单元内容教学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结合。比如说,在开展这一课程教学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前任务,让学生搜集一下日常生活中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很多学生会通过查找资料、观看新闻的方式,进行资料查找,有的学生找到1970年-2010年这一期间我国的GDP数据,有的学生找到了我国参加2016年奥运会的奖牌成绩榜。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对统计图表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对本节教学课程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更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统计图表解决问题。
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导入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比较广泛,已经成为数学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微课等都属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范畴。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和不易懂的教学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弱化处理,而且还能让学生反复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强化学习,这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匹敌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数学知识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的统一处理,给学生带来了比较明显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
例如,教师在进行《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一章节教学时,可以采取微课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在微课内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必要时可以采取讲解相关习题的方式来进行微课教学。比如,在进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微课教学时,教师要在微课内突出什么是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应该如何画出来,它们的性质是什么。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本章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能在微课中突出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读题和解题,减少学生对函数抽象知识的困惑,使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底数有更准确的认识理解,这样便能让学生找准底数,并画出相应的图像,更准确的判断图像位置。
结语: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做好课堂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半,教师必须要对如何做好课堂导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当注重如何加强课堂导入,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并在现有课堂导入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对课堂导入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每种导入法的自身优势,从而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处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燕杰.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J].高考,2019(12):131.
[2]汤恒跃.深入课堂,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数学,202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