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明明
(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二小学校,黑龙江 嫩江 161499)
摘要:在素质教育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也需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和运用数学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和提高,让学生以数学的角度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用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和跨越。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希望能够通过对教学策略的反思和提出,为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和可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开始,如果学生能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进行之后的学习生活,也会更加的便利。数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快速的将新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因此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僵化,学生学习能力差,课堂氛围差等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
一、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薄弱,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和知识点平铺直叙的讲述,虽然能够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简单的记忆,但是这种课堂模式却十分压制学生的天性,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身心发展特点。长此以往,不仅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摧毁,还会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好,完全不需要进行理解和运用,之后在大量的习题训练过程中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让小学生对数学这个科目进行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枯燥死板的数学概念或数学习题内容通过图画,动画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观看和理解,学生在进行图文参照时,能够调动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理解能力。
比如说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美的图形,冲击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兴趣进行课堂导入,之后通过在多媒体进行平移旋转操作,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对其进行实际认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引导性教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而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碰到数学问题时,就能够以数学思维和数学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
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处于客体地位,没有时间和空间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再次吸收和理解,自主能力得不到发展,也就无法对数学体系进行更深刻的认知,只能是作为教师思想的复制者存在于学习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是有弊端的,虽然教师能够完全把握课堂,但是学生却没有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附和者。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通过引导性的语言向学生提出,在学生思考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学生掌握了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方式和策略,就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对数学知识越来越了解的同时,数学思维也就越来越强化。
比如说在学习小数除法时,为了让学生精确的理解余数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思考,对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手中有14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六个同学,每个同学能拥有几个苹果呢?”教师在通过让学生进行直接计数法和乘除法的分别应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同学最多拥有两个苹果,且会多出来两个苹果。教师再通过问题:“这两个苹果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就不可以被抹去消除对不对?所以我们需要把两个苹果分给六个同学,想一想,一个同学能得到多少苹果呢?”让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通过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三、合作式教学,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很多,但是知识却能够直接详细的展开与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进行消化吸收,这样的过程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针对性的数学学习,但是却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学生习惯的教师把所有知识直接剖开于其眼前,在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就不会通过数学思维对其进行思考和解决,也就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的情况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探索,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效率的飞跃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比如说在带领学生对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时,教师在叙述题目之后,可以给学生思考方向:以2为因数,一共有多少只鸡:以4为因数,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如何才能平衡2与4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内的探讨分析这两种情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鸡兔同笼的解题办法进行推测和运算之后,在小组内的修正和交流过程中完成对问题的实际解决。
总的来说,想要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教师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设置独特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34)
[2]雷虹.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