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的一般路径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蒋国江
[导读] “问题串”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传统问答式教学上进行改革,在课上可以从一个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度角度的不同问题,通过将“问题串”式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当中,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蒋国江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学    312055
        摘 要:“问题串”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传统问答式教学上进行改革,在课上可以从一个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度角度的不同问题,通过将“问题串”式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当中,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设计;初中数学;新课标;课堂

        问题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问题也是学习道路上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想要学生有强烈的探知欲和学习热情,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课堂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融入数学教学活动,通过解决问题时的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索过程,来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充分的理解还能够领会学习数学的思想。这种数学问题的设计不仅让课堂学习效率变得更高效,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理解
(一)立足新课标为基础设计问题
        伴随着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新课标的出现让初中数学课堂由以往的“教师授课-课堂巩固-作业”转变为目前的“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反思-课程知识进行提高”,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实践、归纳的过程[1]。学生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课堂,通过逐一解决问题可以体验到作为课堂主体的感受。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提出是能够引导学生注意和深度思考的。
(二)基于实际生活设计数学问题
        根据以往的实际教学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实际生活的兴趣程度往往比教学当中枯燥的知识点要强烈很多,所以“问题串”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最恰当的时机合理地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熟悉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学习,这样既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佳显著,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也能够对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2]。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串”设置的要求
(一)问题设计目的明确
        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串”的设计上一定要有有利于实现整体教学目标,如果只在具体问题上侧重教学而不考虑整体教学目的,那么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时间久了就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学生可以不断地探索数学问题,教师的任务也是要把现有的知识点和问题串联成线。在完善的体系面前强化知识的应用。
(二)问题设计有层次性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水平是不同的,所以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果,那么教师就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不同的问题。整体的“问题串”结构上对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自己解决的问题目标,通过这样有层次的问题设计,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成长和进步。
(三)问题设计详略得当
        在“问题串”当中所设置的问题要合理,难度上有低有高,对于重点知识要详细设计,对于普通的概念知识,在问题上要简单易懂[3]。数学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当中包含的知识点繁多复杂,数学公式更是千变万化。学生如果都一一进行细致了解的话可能会消化不掉,那么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就要有侧重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数学知识当中的重点难点着重把握,其次对于简单的问题进行正确解答就可以了。


(四)问题设计要多样化
        在数学问题上,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由于个体差异性,有些学生对于课上题目的解答方式不能充分的把握,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同一个题目来给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多样化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数学知识,也能通过设计出的不同问题来拓展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数学头脑更加灵活[4]。
三、初中数学教学问题问题设计的路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生活设计“问题串”
        数学当中存在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在课堂上老师要懂得利用生活当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答,学生通过实际性的生活问题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数学当中绝对值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那么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利用身边生活设计数学问题。比如在车站两辆出租车朝着相反的方向行驶同样的路程,则收取的车费也是相同的,从实际生活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只看距离而无关方向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为学生直观的导出绝对值的定义,让学生深刻记住了什么叫绝对值,知道绝对值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通过问题连锁的牵引能对知识更好的把握,最终理解学好它的重要性。
(二)与时俱进发展,课堂情境适当营造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数学教学方法上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当中。首先教师可以构建出趣味性强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裁纸和剪刀,分别剪出直角三角形的ab俩直角边和c斜边,在整个环节也可以分组进行,学生通过对剪出来的三角形进行拼图可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永远大与任何一条直角边,学会了根据已知边长来求直角三角形周长的公式。在周长知识的牵引下还能够得出a2+b2=c2 的结论这样通过实际的课堂情境教学和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对数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直观的解决,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问题串”的引导,最终从多角度掌握数学知识。
(三)引发学生思考,发散性问题的设计
        数学的本质学习过程就是需要学生来不断创造的,虽然知识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学生眼中的知识都是未知而又陌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对每个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再造,让学生在多角度的问题下来解决。例如:同样还是《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学生在知道俩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就是斜边的平方,那么教师可以在学生现有知识的掌握上来进行开拓,可以让学生知道俩直角边来求斜边,或者知道斜边和其中一条直角边来求另外一条直角边的长度,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勾股定理来解三角形的面积等等,这些问题的衍生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的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举一反三,进行思维拓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的教学都必要要有问题的提出作为支撑。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在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也能不断反思,通过课堂当中的主线内容引起学生反思,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最终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更高效,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也会更轻松。
参考文献:
[1]刘凌英.让“问题串”走进数学课堂——初中数学问题串的实践与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5):67-68.
[2]周培华.解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9):69.
[3]何方梅.“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8(08):6-7.
[4]蔡宏.情景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3):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