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一年级班级腾飞的契机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刘定波
[导读] 班主任在低年级学生管理方面,只有家长和学校一条心,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教育,关键是处理好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的关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是教育工作成功的良好开端。
        刘定波
        鄞州区华泰小学教育集团,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班主任在低年级学生管理方面,只有家长和学校一条心,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教育,关键是处理好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的关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是教育工作成功的良好开端。通过三“信”策略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对班主任信任,对班级放心,对孩子在学校安心。只有踏实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才能让家长信服,保住老师的尊严。
        关键词:家长;班级;沟通;三信策略
        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是班主任和家长(学生)相处的重要阶段,可称之为“磨合期”,也是彼此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家长心目中的三“信”之人,即成为家长“信服之人”“信任之人”和“信赖之人”。《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三个词语的解释是:“信服”相信并佩服;“信任”相信敢于托付;“信赖”信任并依靠。信服是第一步,信任是第二步,而信赖就是最高境界的第三步。如果班主任能让家长信服、信任、信赖,那么这个班就没有理由带不好了!
        一、过硬的专业素养,让家长信服
        魏书生曾说:“班主任是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级学生的发展,它包括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专业修养。世上没有“爹妈大学”,成为爹妈的门槛低至“零”,尤其是如今八零后九零后父母,有的自己似乎都活得像个孩子。要让家长明白,对于“教育”一事,“老师”才是真正专科毕业的专业人士,值得信任。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呢?不要错过第一次家访和第一次家长会两个重要的时机。
        开学前的第一次家访,向孩子提出“两不两必须”的要求——不睡懒觉、不看电视(不玩电子产品),每天必须看书(或听故事)、必须跳绳。这两件事是家长最希望孩子做,却往往做得不彻底的事。基于“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在开学前的一段时间里,家长可以借此对孩子实现有效管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学前收心期”。老师替他们解决了困扰他们一整个暑假的大麻烦。开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除了常规的内容之外,把家长当作小学生,给他们上一堂语文课(比如写字教学),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教师自身专业的同时,还能让家长懂得在家如何有效地指导孩子学习。
        在家长面前谈论专业的话题,我们必须表现得绝对自信。就好比买东西,卖家越是一口咬定不二话,有时反而会让买家感觉安心。对于教育的问题也是一样,老师表现得越坚定,家长就会越相信。特别是有了几次正确有效的教育成果之后,这样的信服力就更加坚不可摧了。


        二、对孩子精准的了解,让家长信任
           李镇西老师曾说:“教育最大的阻力来自家长的不信任!” 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信任,只有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交托给老师,才能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3]家长真正的信任来自于老师对每个孩子乃至每个家庭的关注。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良苦,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所做的一切,真的只想为了孩子好。跟个别家长的第一次面对面谈话必须慎重,强调话题的精准性。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个孩子甚至家庭情况后,才能与家长约谈。摒弃泛泛之谈,谈就要“一针见血”,谈及要害。
        小F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在幼儿园阶段,很上进也很要强。但是一学期来,学习的劲头不足,甚至还有些自我放逐的苗头。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了解,发现根本问题来自于家庭的特殊性和妈妈对孩子教育的认知上。在一次幼小衔接幼儿园小朋友进班听课活动后,小F忍不住说:“我要变乖一点了,因为要做幼儿园小朋友的榜样。”,最佳时机来了,顺势约谈了他的母亲和继父。谈话之后,夫妻俩明白了孩子不求上进的原因:一来继父由于特殊的身份,把父子处成了和谐的“兄弟”关系,缺乏严厉的教育;二来母亲身怀六甲,加上自认为儿子聪明且自主能力强,放松了对儿子的有效监管。在弄清楚原因之后,再告知一年级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态度的重要时期,夫妻俩如醍醐灌顶。当天,妈妈还电话告知了生父。生父听说后当天就辞去了在杭州的工作,为了儿子毅然决然地回来了。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老师从专业的角度,用走心的观察,用心的提点,让家长无条件相信老师,并敢于托付。这是教育的魅力。
        三、急家长之所急,让家长信赖
        古语云:“亲其师,才会信其教;信其师,才会爱其教。”信赖,往往会创造最美好的境界。完全的彼此信赖,是班主任和家长相处的最高境界。[4]当家长看到老师的真诚待人,看到老师从心底里为孩子好,看到老师偶尔还有两把刷子能解决一些问题,渐渐地,家长也会变得无限真诚。在老师面前,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秘密,告诉你孩子非常隐性的小秘密,告诉你夫妻间的一些问题,甚至会把家里难以启齿的问题找你倾诉和求助。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帮助或安慰。尽管“清官难断家务事”,有能力的话,变身为断家务事的“法官”也无妨,实在不济,就做个最好的听众。
        小S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人在家照顾他和弟弟。一次,他妈妈也要离家大半月,兄弟俩托付给了不识字的外婆。小S的妈妈忧心忡忡,一年级的娃要是没有家长陪同,这大半月的学习不知该怎么办。得知此事,班主任老师急她之所急,组建了第一个同小区的“学习小队”。先征求了小区家长的意见,再引导几个孩子达成了帮扶的共识,很快,大半月的“寄读”时间表顺利出炉。在接下去的大半个月时间里,小S被几个家庭轮流陪读,不仅顺利完成了每天的学习任务,而且表现得格外认真。与此同时,几个家庭的孩子也表现出学习的高度地自觉性和暖暖的同学情谊。同小区的几个家庭也因此,比以往更加亲近,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比之前亲密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只说专业的话,只做专业的事,认认真真地教书,心平气和地育人。跟有权势的家长对话,不卑不亢,不谄媚;跟强势的家长对话,有理有据,不畏惧;跟淳朴的家长对话,谦卑有礼,不傲慢。唯有问心无愧,坦坦荡荡,才能理直气壮,保住作为老师的尊严。
        【参考文献】
        [1]温馨.密切家校联系 注重相互沟通[J].儿童大世界,2019(5).
        [2]覃小艳.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J].科教导刊,20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