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丽
黑龙江黑河市嫩江嫩北农场学校 161405
摘 要:全面多层次的教育目标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应该发挥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来达到辅助学校教育实现小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标。然而,为实现更好的家庭教育,家长也应该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做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家长。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高素质家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变化。尤其对小学教育而言,我们的教学目的不能停留在对孩子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实现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塑造。而很明显,这样的教学目标单靠学校教育是不能实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的教育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说的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甚至是终身的老师,家长应该把教育当作关乎孩子终身发展的一项事业来经营。
但目前的情况是,部分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另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缺乏育儿经验且不注重自我提升,没能很好地扮演起“高素质家长”这个角色。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素质家长的自我养成和良性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展开论述,以期对诸位家长产生帮助。最终目的是,帮助实现更好地家校教育融合,在小学教育阶段提升每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下面将一起来看一看,家长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做一个有利于孩子教育的高素质家长?
一、家长在小学生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不重视家庭教育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智力开发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实际上要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下才能健康成长。然而,部分家长未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单单依靠学校的教育,就能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父母的知识水平、家庭的情感温度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要想系好孩子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我们必须要重视好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过度干预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没有节制地加强家庭教育,甚至于削弱学校教育,是不是就正确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这也是部分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现阶段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得到了来自家庭的过度的关爱,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
首先,大部分家长并不是教育专业者,教学方法未必科学;其次,家长给小学生报太多的早教班、音乐班、奥数班等特长班,已经超出了孩子的接受能力,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惧学的心理;最后,过度的家庭教育也会和学习教育产生矛盾,造成家长对学校的不理解甚至是偏见,不利于家校教育的有利融合。现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学校。学校里有大量专业的教学器材和众多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往往要比盲目的教学手段有效的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更科学,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阶段。过度的家庭教育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会阻碍学校教育的有效进行,对一位高素质家长来说,这也是需要避免的。
二、 如何成为高素质家长
1.注重言传身教
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它反过来同样成立,上梁正了,下梁自然就不会歪。其实,这句话所强调的正是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这个道理。小学生往往自制能力比较差,某些行为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引导来纠正。但同时,孩子在小学这个阶段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强行要求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言传身教就有了它的必要性,而进行言传身教的主体则主要是家长。
家长是对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影响最深的人,家长的不良行为往往会复制到孩子身上,而家长身上好的品质孩子也很容易继承。所以,一个对家庭教育有益的高素质家长,一定会在生活中选择优化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并刻意把这些行为和语言传递给孩子。
简单来举例,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放学回家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耍,就不要选择下班回去之后就躺在沙发上刷抖音;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早睡早起,就要首先规范自己的作息。另一方面,家长的言传身教也需要学校的配合,学校可以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记录机制,在发现小学生某些不良习惯时要及时反馈给家长。接收到反馈后,家长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影响到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如果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导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注重自我提升
自我提升和言传身教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但自我提升要更加强调家长主动学习新知,在提升自己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教育。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学习,家长必须摆正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客观上也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孩子在学习中产生错误的认知,不敢直面自我。事实上,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以这样的心态追求进步才是最合适的。
其次,家长也要进行教育行为的学习。不少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抬手就打,这种行为实际上给孩子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久而久之,甚至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孩子的影响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一位对孩子教育有益的高素质家长必须要学会纠正这种教育行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对孩子产生有利影响的基础是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理论早已过时,通过鼓励、赞美等积极性的话语来引导孩子,或通过生动的言语行为教育来使孩子自我反思错误行为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此外,想要成为高素质家长,也要不断地获取各方面的新知来提升自己,这既有利于家长自身的终身性学习,也能够给孩子的学习做出示范。很多小学生家长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忙碌,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学习。事实上,终身性学习不仅对自己的提升很有必要,对家庭教育也很有益处。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小学生家长也成为了互联网重度用户。其实,家长大可利用上网时间进行学习。学习强国APP、爸妈慧APP、樊登读书公众号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平台。此外,在互联网上学习外语,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父母有很好的外语水平,孩子的英语成绩也自然不会差。一位高素质家长,他的素质不仅体现在家庭教育能力上,也要体现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
3.注重家校互通
传统的家校互通方式,无非是学校召开家长会或教师进行家访,这是一种耗费人力却效率很低的家校沟通方式。且家长会和家访的行为发起人都是学校,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要想成为一位高素质的小学家长,重视和学校的互联互通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前文已经论述,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单靠学校教育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家长及家庭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
目前,大部分小学都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家校沟通机制,比如成立家长委员会。教师会将学生的表现或学校的政策及时反馈给家长委员会,而家长也应该及时获取这些反馈,并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是小学生在家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学校和家长共同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商量对策,能够很好地及时纠正孩子错误行为并加以正确引导。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沟通和商议的渠道,不至于产生误会或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互联网给家校沟通带来了更方便的渠道,班级QQ群或微信群把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连接到了一起。一个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高素质家长,应该学会合理地运用这些微信家长群,及时反馈信息,有效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生家庭教育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不够重视和过度加强,要成为高素质家长,就要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度。此外,高素质家长也同时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言传身教,以及自己的学习和提升。最后,学校仍然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主体,高素质家长要学会更好地实现家校互通,积极配合学校教学工作,和学校教育一起,共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希望本文能够对小学生家长朋友们带来启发,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英.浅谈适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方法[J].家长,2020(23):184-185.
[2]陈桂玲.小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几个关键点[J].小学生(下旬刊),2020(08):66.
[3]晁萌郁. 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家长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