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亮
泰州市凤凰小学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存在着高远的意义,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的情怀。国学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一些哲学。用这些优秀的文化来教育孩子,充实孩子们的心灵,就是给孩子们的心灵之门提供了一把钥匙。朗诵古代诗人的优秀诗文,也就是与历史上的优秀人才交流。从小就和这样的人交流,接受文化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文章在此背景下,对小学阶段加强国学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现实意义
我国上下五千年凝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的心灵教育,古代的四书五经都是儒家为了医人的心灵而写出的药方。在儿童的启蒙过程中,古人更是更是跟明确的提出了“蒙童”的关键在于“养正”,形成了体系化的儿童教育系统,帮助他们从小就学会做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良好的德行。
随着近几年对国学的越来越重视,国学在中考、高考中所占分值越来越高 ,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素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国学”是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哲学、艺术等等领域 。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孩子越早学习,就越记得住,在日积月累的“厚积”中,最终达到“薄发”。
泰州市凤凰小学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卓越凤凰”课程体系,实施基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系列教育课程、实践体验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等,学校将儒家优秀文化思想融入办学理念中,确立了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为“立德树人”的育人载体,并作为学校发展、教师成功、学生成才的立身之本。学校从“校园文化、课程开发、特色活动”三个方面着手,系统推进“传统礼仪与国学经典特色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不断从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入手,引领全体师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质量攻坚与品牌创建方面初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校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兄弟学校前列,并逐年稳步提升,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国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们知晓,家长们也都积极支持孩子们去学习国学,国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学习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学习那些传统文化,更是帮助提升了孩子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开拓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到了为人处世的一些方法,也为孩子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而言,国学经典教育入校园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具有的现实意义有如下几大方面:
1、国学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启蒙路径
孩子在小时候可以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来识字,通过诵读一些国学经典,来建立字跟语的亲切感。从而是为孩子建立一个基础,也是为孩子搭建一个生活与文化的连接点。国学不只会背诵几首唐诗宋词,其实它蕴含了不同领域的道理、经验、文化等。小学生通过国学的学习,可以在人文和自然学科方面,如文学、天文、地理、物理等有初步的了解,甚至产生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兴趣,为启蒙阶段的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
2、国学教育能充分锻炼孩子的语感
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在让孩子学习国学的过程中,都是以背诵为主。的确,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背诵,尤其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背诵,能大大地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在课堂上,我通常要求孩子对一首四行的诗读了四五遍就要背诵出来,再至滚瓜烂熟,像倒豆子一样地背诵,然后过一段时间巩固背诵,张口就来,这样的背诵才算真正过关,可以记住一辈子。孩子诵读经典的时间长了以后,会形成语感的积累,也会更好的去培养对汉语的语感。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其实是一体的,先经过古汉语的滋润,再去学习课本内容那么基础就会更加牢固。
3、国学教育对于孩子培养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从小的时候怎么去教孩子做表达,虽然家长占一方面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也是需要孩子自己的一个积累过程。孩子诵读了经典以后能够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中的谈吐方式更加优雅。让孩子口诵民句,更是对孩子能力上的一个提升。学习国学,就是博览群书,背诵经典,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我们的孩子才会有“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豪气和儒雅,也会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感悟和自省,还会有“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的兴味和惬意……与贤为伍,陶冶性情,在这样的积淀下,字词句章段篇还怕不能信手拈来?
4、国学教育中融入了很多对孩子道德品格的修养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 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成长。常听家长说,如今把孩子养大不易,还要培养成一个三观正的孩子,更加不易。这也是一种在多元文化的产生和接纳的过程中缺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传承的现象。中国古代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就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懂得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亲人的道理。而不是等到孩子大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叫做“白眼狼”“啃老族”时后悔不迭。国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学习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学习那些传统文化,更是帮助提升了孩子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开拓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到了为人处世的一些方法,也为孩子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但是只有有了道德意识,才会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且在道德意识培养、培育道德品格上,国学经典具有很大的作用。
国学教育有必要从孩子抓起,国学中蕴涵着“仁义礼智信”使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让我们在纷杂繁复的社会中以健康的心态来适应社会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学能够让孩子在节后这优秀的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经典的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庞大的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是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洗后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明,实现人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弘扬国学。传统课堂上的教育都偏向于知识和意识形态的教育,传统教育最缺少的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经典的诵读,正是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国流传下来的经典都是语言凝练、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大量的国学经典诵读,能让学生们在国学经典之中畅游,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少年时期是人类的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时期的心灵最纯洁、记忆最深刻的时期,接收到最具有价值和智慧的经典,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小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资料:
1 于秀红;;国学走进小学课堂之我见[J];教师;2013年21期
2 赵旭冉;孙晓真;贾颜冰;;小学国学教育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17年20期
3 田立君;;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成因[J];黑河教育;2018年04期
4 李秀春;;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2期
5 李雅丽;;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国学素质培养[J];才智;201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