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队课现状分析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曾小群
[导读] 班队会的开展是指班主任围绕某个积极的教育主题,科学计划后组织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的思想品质学习、自我道德修养教育的过程。
        曾小群
        四川省兴文县麒麟苗族乡义合民族小学校四川兴文644410
        摘要:班队会的开展是指班主任围绕某个积极的教育主题,科学计划后组织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的思想品质学习、自我道德修养教育的过程。正确开展班队课应时刻强调以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为基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并采纳的教育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集体德育认知能力水平,并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班级凝聚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班队课开展的实际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揭露且摒弃过于传统、封闭、被动的班队课活动局面,不断探索并创新开辟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自主、开放、主动的新式教育理念,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树立正确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更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队课;德育能力
        引言:
        班队课能够提供平等和谐的师生思想交流平台,是班级思想活动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班主任通过仔细观察并分析学生日常的实际情况,求同存异且抓住共性,在班队课上提出意见措施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等遇到的一系列精神思想层面上的问题。优质的班队课不仅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自然相处,同时能助于学生时刻坚持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拥有清醒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拥有正向的思想品德,在各项活动中敢于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合理抓住表现个人能力的机会,从而意志品质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锻炼。
        一、小学班队课开展实际问题现状分析
        班主任认真组织开展好每一节班队课,在活动中观察并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班队课的组织活动中去,给予文化课成绩一般但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的信任与信心,引导成绩优异但性格内敛的学生乐于发掘自身潜在的兴趣爱好,提供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不能将学生的能力仅仅局限于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励其勇于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思想意识层面普遍得到升华。然而,现阶段迫于学习激烈竞争的压力,多数班主任往往忽视了开展班队课的重要积极作用,通常做出几句总结性的发言,而让学生以自习课的形式度过班队课,就该类现象应做出实质性的思考,从而提出并分析下列几点阻碍小学班队课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根源所在[1]。
        (一)班队课开展过程过分流于表面形式
        由于家长和学校的多方压力,班主任将班队课的开展往往当做教学任务目标去完成,或按照校领导要求以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或潦草总结现阶段学生成绩进退步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班规班纪的新理念修改;或者让学生采取自习课的形式度过班队课。过于敷衍和随意的态度致使班队课无法严格按质按量的完成,从而使得班队课失去了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健康成长而言较大的教育意义。


        (二)班队课开展形式相对落后,主题偏离学生实际情况
        除去学校领导安排的规定思想品德政治教育活动,其他情况通常都是以分析学生成绩为核心内容而展开的师生交流会,教师强调的重点大多放在学生的分数成绩等表面情况,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真实内心情感需求,难以找出问题根源而帮助学生摆脱困境。班队课采取师生谈话或带领学生学习视频内容等相对传统落后的开展形式难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其中,至此使得学生与教师双方都忽视了班队课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重大积极影响。
        二、关于如何开展优质小学生班队课的相关建议指导
        (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队课计划制定,增强趣味性与实际性
 班队课针对的群体就是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现实的班队课活动制定计划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同时是培养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感与锻炼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班主任应充分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将活动的主要决策权交付于学生自身,培养其独立自主的精神意识,并主动承担起制定适合其个性发展的班队课活动计划的责任,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更好地相互和谐交流,在引发商讨过程中不断提出对于活动创新思想,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思维、自主实践的教育平台[2]。
   (二)班队课主题贴合学生实际,密切关注其思想情感需求
    优质的班队课活动能够有效充实学生缺失的思想情感空虚部分,每次班队课开展的主题应安排学生乐于谈论与实际情况相关的内容,选材必须讲究真实且贴近生活,以此更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班队课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感染力度。班主任对于班队课内容的深度挖掘应时刻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并且采取多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以最大限度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以此来真正满足其在成长过程中思想情感所需。
    (三)借此契机促进师生之间拉进关系,共同成长
 班队课的活动开展可以给文化课成绩普通但管理能力突出的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优势的机会,通过学生与教师协力共同完成班队课的计划制定过程将有效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情谊。基于此,学生可以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干将,班主任成为学生的亦师亦友。借此契机,这对班主任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方式起到一定的考验作用,避免一人独大的现象,从而忽视了学生对活动实施的建议诉求,将会引起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过于服从,失去自主性意见的恶劣现象。学生同时也会采取正确的心态与班主任相处,有效平衡学习与活动之间的关系,有条不紊地处理好身边事物,对提高文化素质以及锻炼才能产生相应的积极效应,带动师生之间共同进步、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优质班队课的有效开展对学生和教师的素质要求有待提升,班主任在活动中应尊重每位学生个体的不同特征,积极鼓动学生主动参与班队课的活动规划中,在实践中锻炼各项能力,同样是对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深层考核,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所在,不断充实并丰富对个人的认知内容,时刻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勇于展示个人才华,能与教师主动沟通并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类问题,最终为成为优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道德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吐洪江,玉素甫.小学品德教学与班队课有效整合的探讨[J].新作文:教研,2018,000(005):P.193-193.
[2]韩桂莲.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心理班队课的评价[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9,000(01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