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神奇校车》——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谢珊珊
[导读] 趣读《神奇校车》——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谢珊珊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  61004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奇校车》这套书,在猜读、体验阅读中产生期待与兴趣。
        2.学习“图文结合”、“猜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阅读这套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体验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渗透学习阅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识“神奇校车”
        1.把“神奇校车”介绍成一位卡通明星,制作动画请“明星”闪亮登场。在缓缓呈现“神奇校车”模样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引入《神奇校车》(桥梁版)这套书籍,教师简单介绍这套书的名气。
        3.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神奇校车”有什么神奇之处?产生阅读期待。
        【设计意图】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导入本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步的了解与猜测中,激发学生对这套书的喜爱与好奇。
        (二)趣看“神奇校车”
        1.呈现《神奇校车·鲨鱼奇遇》这本书的封面,请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些什么,教师向学生渗透既要注意图画又要注意文字的意识。
        在观察的同时,认识:封面、标题、副标题,了解《神奇校车》的不同版本、作者和译者信息等。
        2.呈现《神奇校车·鲨鱼奇遇》这本书的封底,了解文字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封面上校车的变化感受“神奇”。教会学生拿到一本新书后先观察封面、封底的阅读方法,认识封面上的重要信息(标题、副标题等)。同时渗透图文结合阅读的意识。


        (三)趣探“神奇校车”
        创设与“神奇校车”一起探险的情境,体验阅读《神奇校车·鲨鱼奇遇》中的一些内容,学习图文结合、猜想等阅读方法。
        1.演示阅读第1-5页,应用图文结合的阅读方法了解:
(1)卷毛老师的衣服和鞋如何有趣。
(2)旺达(女孩)为什么认为旅行和海洋有关。
        2.演示阅读第10-13页,关注书中笔记,试着猜想故事内容。
        3.体验阅读整本书,读完后梳理情节框架,请学生简单复述。
        (1)PPT呈现书籍内容,播放音频,学生体验阅读。
        (2)师生共同梳理情节框架:
书名
(副标题)    为什么去探险
(起因)    去哪儿
(地点)    发生什么趣事
(主题)    结局
鲨鱼奇遇    寻找“美人鱼的钱包”的秘密    海洋    校车变形。
卷毛老师穿着和主题有关的衣服。
在海洋里探险和学习。
……    校车变回原样。
卷毛老师换新的衣服。
        (3)给学生图片提示,请学生复述刚才阅读过的这个故事。
        4.发现“卷毛老师”裙子的秘密——暗示下一本书的主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图像、音频体验阅读《神奇校车》系列书中的一本,在真实的阅读中爱上这本书,增加对这套书中故事讲述方式的了解。让学生复述故事,契合教材中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图文结合、猜想,以促进学生在“爱读书”的基础上做到“会读书”。
        (四)趣猜“神奇校车”
        1.请身穿奇特衣服的卷毛老师和每个小组的同学见面,准备四种图片发给不同组的学生观察,请学生根据“卷毛老师”的不同衣服来猜书中的内容,模仿之前梳理的情节框架来猜:为什么去探险、神奇校车会去哪里旅行、旅行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最后会怎样。
   
        2.请小组代表分享猜测。
        3.总结,结束课堂。
        【设计意图】以富有趣味的活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这套书的好奇,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同时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感受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无限乐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