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梅
滨州市第一中学
数学是一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数学因为其高度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学生,特别是初中数学学得不很扎实的学生,学起来有心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老师也是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做到最好。我们学校、学科组也在不断地摸索改进。
又送走了一批学生,我们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愧于家长和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期间还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老师们的相互支持配合成就了孩子们,也成就了老师们,我们都有了满满的成就感!新的学期,我不禁思考,我们学校有哪些好的做法是需要我们继续保留的呢?
我们学校是一所市直学校,不过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时处于中游水平,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习惯和自制力不是很强。针对这种情况,高一高二阶段,为了帮助与督促学生提前预习,我们学校进行了“四环六步”模式的探索。“让教师跳进去,让学生走出来”是“四环六步”模式的指导思想。四环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总结反馈。六步是指:解读学习目标(导引);自学、探究问题(慎思) ;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互动);展示点评(展评);训练应用,总结升华(深化);清理过关,当堂检测(评价)。我们编写的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等环节,预习案是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探究案是知识的生成与典型例题应用。学生能自主学会或者经历合作探究能掌握的,将时间留给学生,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当然,老师的补充点拨是不可少的。
知识应用典型例题老师需有示范,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知识解题。其他就交给学生,小组上黑板展示,老师对过程进行点评,纠正错误,示范作用很好,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经常擦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从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训练案是课后对当堂课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老师们全批全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且及时补充练习。当然,真正上课时不会很呆板地为了用模式而用模式,主要就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一时因为开设的课程多,数学课时很少,每班平时只有五节课,周末一节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周五开始,晚上没其他数学任务的前提下,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晚上加了作业本,题目不多,主要就是对本周所学典型题目的应用,保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高二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的利用时间,早读前的五十分钟是各学科的周周清时间,为了有效利用每周一次的周周清时间,老师们精选题目,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及时批阅,及时讲解。最后复习阶段晚自习还增加了限时练时间,一般四十分钟,重在提高做题速度。
高三阶段,一轮二轮复习紧锣密鼓地有序进行着,我们仍然延续了高二早读周周清的传统,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对时间的管理,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小练习,训练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解题习惯。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学习的那段时间中断了,返校后,重新启动了周周清和限时练。针对很多孩子想学但是由于基础的原因学起来很吃力的情况,我们为学生重新梳理了重要知识点和常见方法结论,帮助他们重复巩固,学生们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也做到了自信、自强、坚持!
数学是美的,它的美体现在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高中数学是学生进入大学能够顺利学习的重要基础,是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上是我们“因材施教”的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的指导和督促,不当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