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小学课堂作文教学的精彩之旅——多媒体教学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陈玲红
[导读]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小学课堂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 具体阐述了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形式、提高讲评效果,使课堂作文兴趣化、个性化、多样化。
        陈玲红
        临海市大田二小  浙江临海  317000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小学课堂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 具体阐述了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形式、提高讲评效果,使课堂作文兴趣化、个性化、多样化。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作文   小学    趣味
        作文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古人把文章看成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目前作文教学依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目的不明,要求过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而学生则处于思维受阻,语言积累不足,言之无物的状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同样给课堂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课堂作文教学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多媒体技术地渗入使课堂作文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使作文课趣味化、社会化、真实化,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抵触心理。
        
一、多媒体导入,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言之有物”。由于小学生生活范围有限,感知水平不高, 再加上长于形象思维,因而面对题目, 大脑中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所以常常感到“无米下锅”,没有东西可写。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改变了这一现状,它利用优美的声音、清晰的画面、动态的视频进一步感化学生,让他们走进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可谓掉到了“米仓”里。
        生活中的日月星辰、虫鱼鸟兽,我们可以把它拍摄下来,制成精美的课件;网络中大量的相关素材,我们可以下载下来,展示给学生;许多经典的影片,我们可以保存下来供学生欣赏……这些都可以让他们在作文课上豁然开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写《找春天》,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些景象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之中,进入了本次作文所需要描写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多个链接:想到公园里去找春天的,就点出桃红柳绿、繁花似锦的画面;想去田野找春天的,就点出春雨绵绵,一片绿油油的画面;想去山上找春天的,就点出冰雪融化、溪水流淌的画面;想去学校找春天的就点出操场上孩子们正在春风中放风筝的画面。
     一组组生动、形象的画面再配上动听、轻快的音乐把学生带到了真实的情境中,激发生活积累,然后让他们根据写作方面的特长、能力水平去选择内容,自主地习作,从而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地转变,把写作当作一种美的享受。

二、多媒体辅助,拓展写作空间
        课堂作文是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联系实际,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从而完成写作训练。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容量大、资源共享的特点,尝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使作文课个性化。
(一)、优化观察,丰富想象
        作家秦牧说:“要把平常的东西写得光彩照人,就要注意观察事物,发挥想象力,抓形象,用这比那,用那比这,使之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平中有奇。”可见,观察和想象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如果说,观察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文章的内容——物,那么,联想就是解决文章的思想感情——意。凡有一定深度的文章,都离不开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生动的画面、斑斓的色彩、逼真的声音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表象更加直观清晰。教师进行适时地启发和点拨,指导学生对所呈现的画面、声音仔细观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同时展开合理想象,拓展思维。如描写《桃花》,学生通过平时观察虽然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但都比较凌乱、琐碎。利用多媒体从桃树—各种形态的桃花—蜜蜂、蝴蝶的顺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遍,特别是对花朵、花苞等用定格、放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会变得更加清晰,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作文描写生动形象,联想丰富自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创造一种特别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地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特别兴奋、活跃,想象能力也会特别丰富,写出的文章也就更加灵活和深刻。


        (二)、布局谋篇,先扶后放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写作内容和中心,然后进行布局谋篇,学生对所选材料加以分析、归类,确定按什么顺序表达,哪一部分详写,那一部分略写,形成对全文的基本构思。教师可将写作提纲利用幻灯片展示出来(代替传统的黑板、粉笔),为学生架设一个“脚手架”,再一次指点,全体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启发,把头脑中的构思程序化,从而使文章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言而有序,从而驾驭篇章结构。
        (三)、形式多样,乐在其中
        另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使课堂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如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一连串不同的响声、一些不同人物的对话、一小段视频等。
        1、“音乐作文教学”以音乐创造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惬意的音乐空间,然后幻想出眼前所看、所听、所闻的情节,构思出一个美丽的故事,最后进行口头作文。这种音乐调动思维,动与静结合,情与景结合,既进行了思维训练,又进行了说的训练,思考与表述达到了有机的融合。让学生欣赏《种太阳》,可以写出想象作文《七彩的太阳》;听了《小熊和洋娃娃》,可以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利用多个卡通形象或场景,组合想像。让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和故事场景进行复制、粘贴、移动、添加,构成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不同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故事情节,如《喜洋洋来我家》、《青青草原历险记》等。
        3、练习写解说词。利用摄制的活动、网上的视频资料,抹去解说词,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描述活动经过、练写解说词。因为画面主体形象突出,活动过程清晰,为知识迁移架设了桥梁,想象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游江南长城》,《美丽的灵湖》等。
        4、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场景或图片,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引发他们的联想,开拓他们的作文思路,如:多媒体播放声音:“扑通!”“呀!”和“对不起!”这样简短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造故事。同一个情境,同一个题目,全班38个学生可能讲出38个动人故事,这样的作文训练,不但能大大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成为笔下的素材,从而养成一种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三、多媒体展示,提升批改时效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因此,学生的作文必须注重评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批改。这种方法忽略了作文修改这个环节,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作文的批改、修订更直观、简捷、高效。
        1、例文共评
        作文集体讲评时,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投影在大屏幕上,师生共同对文章的内容、遣词造句及标点符号进行评改。如精彩之处和欠缺之处都可变换字体颜色或加入下划线,修改后,还可把预先保存的原文和修改稿进行比较对照,总结出“评改”作文的方法,举一反三,从改一篇文章到改一类文章,促进知识的迁移。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评价和修改的能力,让他们体验到习作成功的欢乐。
        2、分类讲评
        传统的作文讲评课往往是教师选取一些好的学生作文朗读,分析其优点与缺点,但是一堂课的时间,教师最多只能选取几个优秀的学生进行点评,更多的学生因无法得到教师的肯定而逐渐失去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就是能够展示大多数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习作进行分类和筛选,在课堂的PPT上进行集体评点。这种讲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提出的缺点自然也会尽力改正。这种群批群改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
        在课堂作文中,将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渗透到写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打开学生的思维之窗,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的作文走出课堂,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参考文献:  
[1]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张晖.《新课程的教育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梁延红.《如何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课堂》[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10).
[4]申爱珍.《作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6).
[5]段建军,李伟.《写作思维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6]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7]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