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谢浩文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
        谢浩文
        广东省云浮市 邓发纪念中学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教育来自生活,生活渗透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许多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并没有抓落实,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针对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具体操作方法,希望有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高中阶段;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构建模式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良好品格的形成及未来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如何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有学者提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在高中阶段加以实施。
        一、当前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认识过于片面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安排,大多数学校是把思想政治课与育人的任务全部加在了思想政治课上,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上好思想政治课就可以完成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了。但思想政治课有思想政治课自己的学科任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能见缝插针地讲述一些育人的相关内容,无法真正深入、集中地向学生进行育人的相关知识,因此就会出现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繁重,不仅会给教师带来额外的压力,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导致思想政治教学与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在高中分文理科之后,政治选考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关注点大多都放在了如何应对考试及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少有真正地发自内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政治非选科考生在结业水平测试结束以后思想政治课就正式退出了理科生的课程安排,想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立德树人等方面的教育就更困难了。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也不够重视,也会导致部分教师对于这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重视,学生当然就很难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师的授课模式单调、效率低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多都是枯燥的,抽象的,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基本上就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模式照葫芦画瓢地记忆背诵,有的甚至直接让学生自己看或者机械灌输,这样单调、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激情和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几乎没什么了。教学工具和资料单一,教师依靠的教学工具几乎就是书本和教参,为了应付考试,对重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地重复,不断的机械记忆,而对于不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即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也会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仅当成应付考试的知识点来看待,不会对其有深刻的领悟,不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达不到培养健全品格、树立正确的“三观”等育人目的。
(三)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办学条件相差甚远。环境是影响一个人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以及教师的教育水平的高低等种种因素都会造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是不同的。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平衡这种城乡教育、东西部教育差距等问题,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问题依然大量存在,而且短时间内也很难真正改变,做到相对均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普及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实效性、广泛性、互动性、灵活性,更加有助于引导学生立德树人,帮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修养更上一层楼。
        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一)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教育目标的需求
让学生走出校园面对社会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生活中,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切实问题;在遇到迷茫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判断和决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尽最大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等等。
(二)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科价值的需求
传统模式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给学生的感觉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课堂的效率和实效性得不到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也得不到积极发挥,让学生误以为思想政治只是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对我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和践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价值。
(三)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施行新课程标准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能够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切实地在生活中起到效用。新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原理和实际情况有机地融合起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己所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可以借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判断能力、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在教学中践行新课改、推进新课改。


        三、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相关办法与意见
(一)从生活主题确定开始
要贯彻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确立一个生活的主题,整堂课内容从主题开始延伸拓展,让整堂课有一个中心环绕点,让课堂内容简单而充实。对于主题的确定,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如可以利用不同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关注该主题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问题。高中政治课程中有“认识货币”一节,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常识,结合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同时利用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于信用卡、支票的使用认识更加深刻;也可以针对货币的不同种类让学生认识到其不同的作用等。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当前的生活需求,将要传授的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社会生活实际,这样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才能真正地构建思想政治学科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
(二)结合具体生活问题进一步探究
在创设完中心情境之后,就要对具体的生活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把课本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生活实际结合,并且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巩固、深化和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积极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如在商品和价格一节中,关于供求关系的问题讨论,教师就可以选择抛砖引玉的方式,利用“物以稀为贵”这一俗语让学生先行思考;教师也可以结合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用油的价格涨幅来给学生进行具体讲解,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种情况下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发表不同看法,最后教师总结归纳解释关于时间、地区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从此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影响价格变动因素”这一知识点。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问题。如在关于市场经济这一节中,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概念,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可以通过举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这样就对市场经济这一具体的知识点会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政府为什么要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调控市场经济?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思考、探究,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科学设计有效的形式,狠抓“三观”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作用就体现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的健康品格,立德树人。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能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关注社会的发展,正确面对社会生活和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热爱生活、积极乐观、敢于胜利的精神,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增砖添瓦。
教师在讲解公民的民主权利时,就可以抽丝剥茧地讲解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同时我们作为公民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让学生了解到当前制度的民主性、科学性。社会听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民情反应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制度的施行都反映了社会的民主性;在某市,关于水电费涨价的具体问题,政府还召开了市民听证会,科学听证,充分了解民意,广泛征询民众的意见。通过生活化的讲解,积极广泛地师生互动,让学生明白作为公民要积极主动参加社会民主生活,合理合法正确行使公民的法定权利,同时积极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四、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误区
(一)过分注重生活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过分注重生活化的误区。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就有可能厚此薄彼,导致不太重视理论知识或者淡化书本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备考。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核心还是教学,因此不可脱离知识点进行教学,要把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做到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二)忽视了教材的整体性和知识点的系统性
教材的章节与章节之间是紧密的联系的,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内容的不同融入不同的生活主题,但是不可以忽略整本教材的统一性,因此在融入生活实际的同时也应当要注意融入的内容是否有关联,能否将所教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三)忽略了学生(班级)的实际水平的差异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很有可能会忽略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而一味的追求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时刻秉持因人(班)而异的原则,根据学生、班级的具体学习情况,再决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学。
        五、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并不断创新。关于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相关构建办法远不止于文中提出的几点,需要学界的学者和实践中的广大师生等一起集思广益,将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断完善并且能够融入嵌合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通过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能够真正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切实地对学生、老师、学校以及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利娟.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6):29.
[2]周琳.浅析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6):702.
[3]张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8):533.
[4]邢祥爱.试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8):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