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宁
四川省射洪市瞿河学校 629200
【摘 要】:七年级英语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石。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意义重大。本文就如何做好七年级英语教学,具体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改革教法优化课堂以及热爱学生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英语 动力 优化 爱心
在我所在的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特别是八、九年级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昏昏欲睡者有之,一头雾水茫然呆坐者有之,努力想提劲儿学习却找不到方向者也有之。万丈高楼还得从地起。如何帮助学生们,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在七年级就打下坚实的英语学习基础,成功地迈上英语学习的快车道呢?现将本人的一些做法分享于后,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目标引领 激发内在动力
刚踏进初中校门的学生,正处于懵懂的年龄,对于学习,他们往往是处于“老师要我学,家长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1.时代的选择
在刚开学时,我给学生播放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象牙塔里大学生的专利,即使作为普通劳动者,在对外劳务输出中,在外企里,甚至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英语这门国际化的语言,使用越来越广泛。
2.榜样的力量
我邀请已经初中毕业进入高中,甚至大学在读或毕业工作的往届学生,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述他们英语学习道路上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看到以往如自己一样不起眼的乡里孩子,如今成长为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学生们意识到,如果不好好学习,他们将不能迈进理想的高中,甚至将来工作的选择也将是被动的谋生。
通过各种渠道,孩子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从而在内心埋下了我要努力学习的种子,并为之而奋斗。
二、革旧呈新 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语境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在以往的课堂中,为了“方便”教学,我在新课前,对着词汇表,教完所有的新单词,让学生直接读词汇表,孤立地理解和记忆词汇。在后来的学习与实践中,我意识到缺乏语言学习环境是学生产生情感障碍的因素之一。如果课堂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感到学习是硬生生地跟着书本谈论别人的事情和感受,是“别人的英语”,从而产生隔阂感及牵强感。
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语境,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视频、动作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词的意思,通过建立语境与语义之间的关系,促进理解、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锻炼学生们用英语谈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的能力。比如在教学“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时,我找来一些衣物,临时设立了一个小卖场,要求学生扮演导购与顾客,模拟购买衣物的场景。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与伙伴演练,连以前不那么积极发言的同学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展示欲望。
在课堂中穿插一些诗歌朗诵、绕口令、歌曲、歌谣、幽默对话、课文配音朗读、电影配音等,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
2.掌握音标 培养自学能力
曾经的我,为教会学生拼读单词大费脑筋,每一个单词的拼读,我都亲自教读,重复加反复,累得嗓子冒烟喉咙嘶哑。学生似乎并不买账,教学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后来我接触到一些教育理论,读到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的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读到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意识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更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痛定思痛,在接到新的七年级时,我就决定系统地教给学生音标,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渗透各种拼读规则,指导朗读技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方法,达到自由运用。例如,为了能更好地记忆五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我让学生根据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将单词进行分类,利用归纳法总结出元音字母在开音节、闭音节中的不同发音规律,这对拼读记忆单词很有帮助。在长期的坚持下,学生终于学会了自己准确地拼读单词,流利标准地说出完整的英文句子。为以后的英语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倾注爱心 “石头”也能开花
热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我踏进师校大门那一天起就被要求做到的信条。一直以为,自己做到了问心无愧。但是,一件小事,让学生给我上了“一课”,刷新了以往陈旧的思想。七年级开学不久的一天,我对学生说,我有一些教辅资料,想要练习的同学请举手。小A第一个举起了手。这是一个比较调皮,读小学就因表现不好而闻名于我们这个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担心他浪费了我的资料,我将手里的书籍分给了另外几名我眼中的好学生。下课后,小A找到我,眼里充满委屈,“老师,你好偏心哦!我第一个举手,你把书分给了其他同学!”。瞬间,我意识到了我在用有色眼镜看人。于是拿起一本英语辅导书,对学生说,“老师把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能好好利用”。并在封面上写下鼓励的话。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发现小A似乎比以往更专注了一些,于是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几句。后来的月考,半期考,小A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以往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小A变化好大。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啊,十二三岁的少年,可塑性极大,未来无可限量,老师有什么理由给他们贴上标签呢!
“亲其师,信其教,乐其道。”这句古训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有亲切感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他们能认真地去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越关爱学生,学生也会越回敬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发、鼓励、赞美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我本学期任教七年级英语课的一点思考。英语教学,教无涯,学也无涯。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英语教学定会朝着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2003
2、《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