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宋芳
[导读] 基于对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研究。首先,阐述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
        宋芳
        太原市青年宫
        摘要:基于对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研究。首先,阐述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学生音乐表现力想要得到更好提升,需要具备感知因素、听觉因素以及情感因素。最后,在钢琴教学中为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给出训练学生演奏技巧、加强听力练习、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读谱习惯等有效途径。
        关键词:钢琴教学;学生;音乐;表现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家长以及学校不仅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特长等全方位发展。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学习钢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使自身素养得以提升。所以,我国各高校中钢琴专业以及课程设置越来越多。老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重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因为,它可以将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内涵等更好体现,增强音乐感染力。但是,从目前钢琴教学中不难看出,许多钢琴老师过于注重学生钢琴技巧的训练,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造成忽视,从而制约学生未来更好发展。
        一、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感受力
        音乐表现力在某种意义而言,可以将其视为演奏者对音乐内涵以及情感等的理解。其中包含对音乐情感的感受、以及对音乐音色的感受等。演奏者只有对音乐作品有更好理解,这样才能向听众传递出丰富情感,从而使音乐作品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1]。由此可见,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身对音乐独特的感受,如此学生音乐表现力才能得以提升。
        (二)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需要具备较强的想象力。所以,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拥有丰富想象力。针对不同音乐作品能够展开大胆想象,然后再将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想象,通过钢琴传递给听众。如此才会使音乐作品更具生命力,传递出的音乐情感能够感染更多听众。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想象力,这样学生音乐表现力才能得到更好提升。
        二、音乐表现力需具备的因素
        (一)感知
        在展开相应钢琴教学时,老师需要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不断对学生加以指引,从而提升其感知能力。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使其与创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2]。与此同时,老师还需要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感知钢琴的每一个音色,从而对钢琴演奏尺度等进行合理控制。这样学生才能向听众传递出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的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听觉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还要对学生的听觉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个琴键发出的不同音色,以及不同的音域,进而提升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灵敏度。较强听觉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音色等。学生对音乐作品能有自身独到见解,从而向听众传递出更加完美的音乐。
        (三)情感
        情感是钢琴教学、钢琴演奏、以及钢琴学习中最重要因素,它能够使音乐作品更具生命力。音乐作品当中蕴含丰富情感,这样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多样性。使音乐作品更具气势,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同时情感因素也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3]。如果演奏者能够更好理解音乐作品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将会为听众传递出一场完美的听觉盛宴。除此之外,情感因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而推动学生更好发展。


        三、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有效途径
        (一)训练学生演奏技巧
        学生具有良好演奏技巧,是提升其音乐表现力的前提保障。所以,老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传授与训练。通过对演奏技巧的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对钢琴演奏更加熟练。良好的演奏技巧,可以使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更完美展现出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情感等。感染听众,将听众带领到自身音乐世界中[4]。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识到演奏技巧对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对其进行训练。
        (二)加强听力练习
        想要使学生音乐表现力得以提升,除了要培养并训练学生的演奏技巧外,还需要加强学生听力练习,听力练习是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对声音的分辨能力、接受能力,将会对学生钢琴演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学生需要拥有良好节奏感、声音分辨能力等。老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听,不仅要听音乐作品,还要认真听学生自身弹奏的曲目。将自身弹奏曲目与原作品相比,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做出改进与调整,进而推动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是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方法。较强音乐感知力与音乐表达力,能够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容以及情感等有更好理解。并且能够在原本的音乐作品中加入自身情感,最后将自身情感与创作者情感更好传递给听众,使听众能够更好感受音乐作品内涵。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5]。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学生可以对不同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与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
        (四)培养学生读谱习惯
        在日常学生生活当中,学生需要养成良好读谱习惯,这样才能为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提供前提保障。老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读谱习惯。对于钢琴演奏而言,琴谱在其中占据重要作用,是音乐作品的主要载体,同时也对钢琴演奏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读谱习惯,首先对于琴谱当中的符号以及标示等要熟练掌握,这样在演奏过程中才能将每一个音符通过琴键准确表达出来[6]。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提醒学生休止符所在位置,对其中调音以及连音等展开充分了解与研究,从而有效避免在演奏过程中产生差错。所以,老师在日常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读谱习惯,使学生意识读谱,准确度谱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钢琴能力、音乐表现力等得到更快进步,为将来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果想要使钢琴弹奏出的音乐作品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需要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培养并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拥有较强音乐表现力,演奏者可以向听众传递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增强音乐感染力。所以,老师也要意识到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演奏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钢琴演奏技巧以及表达能力等,加强听力训练,进而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与音乐素养,还能为学生未来更好学习钢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星光.关注音乐表现力让钢琴演奏衍生无穷魅力——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08):63-64.
        [2]梁缘.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初探[J].艺术评鉴,2017(04):88-89.
        [3]卢望,谢旼旼.赏析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音乐时空,2015(22):185.
        [4]刘春序.刍议大学钢琴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黄河之声,2015(08):58-59.
        [5]夏颜.钢琴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评《钢琴教学新思路》[J].当代教育科学,2014(18):70.
        [6]魏敏.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4(1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