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佛山希望小学,广东 清远 513232
摘要:德育建设是小学教育的主题,在班级建设中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多样的教师内在人格魅力和外在风采中,释放教师的德育力量,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德育内涵的形成。在立德树人的时代主题下,教师要通过多种的策略,更好地发挥师德的表率作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师德
一、全面了解,真诚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是学生正式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心理,与学生进行真诚沟通,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跑者,需要处理好班级各项事务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师生关系作为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加以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绝对不是严肃的,而应是友好、和谐、融洽的,所谓严肃的师生关系无法达到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在面对具有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在面对学生与其他任课教师有矛盾时应主动帮助调解。
如遇到某位学生不喜欢数学,十分抵触数学教师的批评和指正,甚至讨厌数学教师时,班主任应主动了解学生心理,在各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首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是否对数学教师讲课方式不适应或在其他方面对数学教师有意见,其次要了解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看学生不满之处是否有解决方式,最后要积极帮助学生和任课教师交流,解开学生心结,让学生从根本上不再抵触数学。这样真诚的沟通可以让学生和班主任成为朋友,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管理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以教师为中心”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的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畅所欲言,导致课堂气氛单调沉闷、索然无味。为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摆正师生的位置,教师不仅要钻研适用不同学生的教法,还要和学生感情融洽,沟通顺畅,学生才能畅所欲言,真正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年龄,难免有时会懈怠,而且有时会相互影响。此时,我会停下来说:“大家学习很辛苦,那么家长工作辛不辛苦?老师上课辛不辛苦?老师讲得再好,你们不听,那么努力都是白费的。我想大家都不想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让我们的努力应了那句话,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何明月照沟渠。”有时适时的师生沟通,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三、以生为本,友好沟通,公平对待学生
师生都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沟通艺术的前提,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纪都比较小,身心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沟通能力还有待提升,这表明小学班主任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学生沟通,同时促进小学生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提升。由于小学生较为活泼,许多班主任为了更好地约束学生,常常以严肃的形象面对学生,导致学生惧怕班主任,不愿意与班主任沟通,进而与其产生距离。此外,班主任不能仅仅根据某一方面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学生,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才有可能让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亲近、交流,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在平时的学习中,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将其区别对待。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不能不管不顾,而应该主动伸以援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用真诚的心温暖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主动关心内向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生关系,促进他们尽快融入班集体。
公平对待学生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赖和认可,让学生在友好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推进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借助数字化平台沟通教学
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控应多角度全方位,而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例的数字化平台形式,功能强大可根据用户需求自我设计,且没有时间地点限制,同时也可增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达到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全方位交互的新形式。引入数字化平台这种教学模式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引导性,值得推崇。
五、温暖牵手认同,筑牢师德的根基
很多时候,教师在德育教育中都是个牵手的角色,长期以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形成了一种不肯放手的习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需要教师首先是个发现者。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小学生性格中的“家庭弱点”,适当适时地给家长提出建议。通过不断的交流,在家校共育中实现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在相互学习和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善于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要懂得去聆听教师的教诲,改正自己的错误。为此,我努力营造一种科学的管理氛围,让学生自己来脑洞大开。
六、耐心解读包容,绘制师德的蓝图
小学班主任既要能够充当学生的好朋友,更要成为他们的指导教师,给学生一种既可亲近又有威严感的教师形象。在亲近的教师形象中,学生的灵气可以得以舒展。在威严的教师形象中,学生可以得到真实的思想启迪,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改变自己的心理,获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双重角色的体验中,教师自己更是需要不断“读心”来让这种心理期待得到实现。
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各种矛盾会不时发生,及时针对他们的各种矛盾纠纷,给出正确的调解意见,对于化解学生的矛盾,打造和谐愉快的生生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七、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间的沟通
小学班主任想要有效地管理班级,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管理和家长引导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此,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促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和支持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科技技术,借助科技平台,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家长对学生的近况能够及时了解,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和班主任共同解决,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还能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和一起管理的模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发展模式,这也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充分体现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果和质量。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完之后,可以相互提出学生管理问题的合理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管理班级,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充分发挥出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八、通过游戏活动,提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其注意力无法保持较长的时间,这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这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的方式,提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班主任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可结合学生的喜好,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赋予学生交流的主动权,促使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互动。
结语
小学班主任担任班级的管理工作的使命离不开与学生良好的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应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真诚与学生互动沟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要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优势之处。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联通家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尹菊红.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艺术和方法探究[J].新课程(上),2019(01).
[2] 陈雪梅.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成就管理——探讨班主任管理学生[J].情感读本,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