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邸德斌
[导读]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需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主。
        邸德斌
        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校
        摘  要: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需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主。加之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体育应当充分挖掘体育健康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契合点,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协调平衡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有效教学

        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高中体育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与挖掘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应与功能,寻求学校体育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从而达到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发展,尤其高三年级,更应该重视体育教育。其实体育课不单单是锻炼身体,更是发展学生智力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课程。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曾说:“体育教育不是运动员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句话充分揭示了普通体育教育的本质。本文依据高中体育课程的特点,找出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体育以德促德,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任务。对于如何在新课标下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严抓教学常规、促德育。新课改以来,由于受新观念的影响,为了不断坚持课堂模式上的创新,我们往往忽视了课堂的日常管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组织纪律不好,经常在课堂上溜号,站立及行走姿势不正确等问题出现。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基础出发,确保每堂课5-10分钟时间加强学生队列形成、报数、踏步、原地三转、齐步走、走正步等方面练习。教师需要利用队列队形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利用立正、踏步、齐步走加强学生身体姿、站立、行走的教育,使学生在长期的实践和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队列、队形等知识的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对出现错误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并认真纠正,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影响到集体。长期以往,通过课堂常规的规范管理,使得学生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二,精选教学内容,因势利导。

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如学习田径内容,能培养学生勇敢不屈的意志,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并能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思想变化上的压力。
        第三,推进德育,实事求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是其思想活动和个体情感的真实写照。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各种行为、情感和意志。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引导,实事求是。比如说,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对于有作弊行为、漠视集体活动和不负责任心理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要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集体、关心他人、愿意为集体做贡献、为他人服务的良好思想。并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
        第四,注重以身作则,加强德育,激发自我意识。孔子“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所有的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但要有广泛且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正确的教育观是科学实施德育的理论武器,是体育教学中德育过程的前提。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本、平等交往的过程。只有树立师生平等民主、师生平等沟通的理念,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信任老师;教师才能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为学生传授知识。道德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训练的过程,更是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有着巨大而直接的影响。教师正确的语言表达、大方得体的仪表等无形中能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综上所述,如何更好的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做到一体促德、两者兼顾,需要体育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为将来更好开展有效教学、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万卿.孙立艳.浅谈如何提高体育德育教学实效.《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年10期.
[2] 林志军.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初探.《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3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