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 翟忠英
[导读] 现代的教育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素质教育提出,在初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的模式,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变成具体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理解掌握。
        翟忠英
        广西桂林灌阳县新街初级中学 广西省桂林市541600
        摘要:现代的教育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素质教育提出,在初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的模式,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变成具体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理解掌握。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该开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验课程的操纵,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发生反应的过程、化学现象发生的内在原理,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究;化学实验
        引言: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在学习课堂上融入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呆板枯燥的课堂转化成生动富含趣味性的课堂,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究方式。
        一、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学生多数存在叛逆心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发生反应的过程、化学现象发生的内在原理,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化学实验情景创设
        化学实验课堂不像传统的课堂枯燥单板,学生被动的学习化学知识,对于化学发生的原理和物质反应的过程不理解,导致化学知识无法加以利用。在传统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讨论思考的时间少,一节课下来都是教师在讲,学生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探究化学原理。然而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创设化学实验情景,提高课堂积极性,增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深度。
        例如,教师教授《现代生活与化学》这个单元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目前工厂废液废气排放问题,能源供给问题,通过一些影视和图片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中所运用到的化学原理。并且在讲授有机物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有机物,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参与讨论,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在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表扬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增强学生对于有机物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于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记忆,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又例如,在讲解《燃烧》这单元的时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一块手绢浸入放有酒精的烧杯中,用镊子夹住手绢的两端,用火柴点燃。教师在播放燃烧的过程时暂停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手绢燃烧后的情况。之后在火焰熄灭之后,学生发现视频中的手绢是完好的。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寻找燃烧的条件有哪些,提升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现象形成原理的探究。


        三、辅助化学教学实验
        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物质反应的过程中,观察反应现象,从而增强化学原理的理解。但是部分化学实验较为危险,实验结果产生的气体有毒有害,可能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导致实验无法进行。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操作,很多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教师操作实验的具体过程,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根据书本自己摸索,导致实验过程很多操作不规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实验操作的视频,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实验展示,确保教室中的学生都能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的过程,掌握实验规范。传统的教学对于一些危险实验或者涉及到危险药品的实验,都是教师讲述具体的过程,之后通过习题来记忆掌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考虑到学生安全的同时,将实验具体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更加了解实验的现象和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授《化学合成材料》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银氨溶液和葡萄糖反应的实验视频进行教学,讲述银镜的原理,由于实验较为危险,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播放,能够有效的防止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受伤。
        又例如,教师在讲授第七章《溶液》中粗盐提纯实验的时候,由于实验的现象受到溶液温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需要反复操作和尝试,会利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将粗盐提纯的影视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无论坐在哪个方位都能更加清晰的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掌握实验操作的重点。
四、把注意事项放大化
        初中化学学科内容严谨,因此,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操作的行为规范。很多安全问题和实验失败都是由一个小细节的错误或者疏忽造成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注重细节的操作,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内容,提高实验成功率,帮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掌握化学知识,加深实验的注意事项的记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过程对于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增强学生对于细节的注重程度,提升化学课堂的学习效果。并且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化学实验过程不断探究,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优化实验,在能够达到同样实验效果的情况下,寻找简单、安全、环保的实验方法。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单元时,学习金属置换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观看完毕后,有学生提议将试管换成注射器。这样子的改变,不仅能够便于处理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氮和硫酸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更好地观察二氧化氮生成的现象,加深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运用。
        五、结束语
        如上所述,化学课程的教学融入信息化技术,能够丰富教学的模式,能够将书上的化学实验进行多媒体设备的播放,对于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和探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情景创设,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并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操作的步骤,注重实验细节,增强学生化学知识点的吸收,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勇慧.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18.
        [2]魏景昱. 信息化视野下农村寄宿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A].
        [3]刘利利.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4):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