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奇陇
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今我国已经初步重视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怎样创建高效的课堂环境,这一问题也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学校化学老师都在讨论的热题。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会因为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或者对化学本身不感兴趣等因素,造成化学课堂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就有必要探讨出一套适用于现代化的,可以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和优化课堂环境的教学方案。本文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其中包括了如今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的教学策略等内容。
关键字:高中化学教学;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要求也在逐步完善。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增加他们的学习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使教师更好的完成高中化学的教学任务。
1.高中化学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很多高中都忽略了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这一要点,化学教师只是进行单一的知识讲解,并且很少涉及实践性的化学教学。对于高中的化学课程来说,仅靠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不足以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懂得化学知识的内涵,并且很多传统化教师仍然保留着老旧的教学思想。在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单一的讲解高中化学知识,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真正的教学需求。这样传统化的教学模式是会使知识分数化,将学生变成“考试机器”。并且,由于如今高中化学教师通常还需要进行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这就使得化学教师有着很重的教学任务,从而无心进行教学反思,无心追求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思考如何改变老旧的教学思想等。例如,在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一章节中,教师只是通过黑板上的讲解,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如何计算这一体积分数,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成为了教育部关注的一大难题。
2.创设高中高效的课堂环境的教学方案
2.1改变教学观念
很多传统化教师仍然使用者老旧的教学理念,想要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就应该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图像,声音,音频的处理技术来完成此次的教学活动,据调查显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课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性,加强他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加深此知识点的印象。由此可见,老旧的教学理念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教师而是应该追求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得教师更加高效的完成高中化学教学任务,并且增强教师对于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的意义的深入理解。
2.2教学反思
根据如今高中生的学习现状,教育部提出高中教师应该具有反思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身。对于学生的教学问题,通过生动化的讲解来完成对于这门课的教学而。融入更加丰富的课外知识。例如,在教学活动前,教师应明确此次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对一些举例视频进行筛选,选择具有积极性的教学资料,辅助教学,明确教学意义以及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真正的困惑是什么,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大部分学生反映没有理解,教师则应该考虑是否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例题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形象化的讲解化学知识。针对部分学生进行单独的谈话,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反思,和后续的反思工作。
2.3结合实际化情况,明确教学目的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课堂中,课堂的氛围决定此次教学活动进展的是否顺利。因此教师在选取参考视频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有意思的视频,以此来加强教师的加血目的,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化学的知识内涵。
2.4教师应懂得主体的意识
在教学课堂的开展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了解并明白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面向的对象是学生,又是自己,并对自己的加大要求,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全面的人情教学的目的性,理解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及内涵,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5制定特别专研小组,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校也应当重视高中化学教学创设高效的教学环境这一理念。校方通过成立特别专研小组,将每个年级的化学教师集合到一起,定期的开展研讨工作,并针对出现最多问题的现象制定合理且合适的化学教学方案。由化学老师全面、及时、合理的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所谓全面的落实,就是化学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出现偏心偏爱的现象,对每一位同学负责。所谓及时,就是化学教师要及时的将专研小组提出的方案落实到班级中,并记下记录,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
3.总结语
对于高中创设高效的教学环境,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也应该重视,并成立特别专研小组,帮助高中化学老师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来有效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麦 曦.教 学 设 计的理论 和 方法 [M].广州:新世纪社,2016(02):12-13.
[2]张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6):1-10.
[3]李云,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普 通 高 中 化 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5):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