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离心率的求解方法》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娄方敏
[导读] 《椭圆的离心率》是人教A版教材(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娄方敏
        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0
一、教学内容分析
        《椭圆的离心率》是人教A版教材(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中的内容,离心率是椭圆的一个重要基本量,它刻画了椭圆的扁平程度,同时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心率的公式以及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但求离心率的题目常常涉及的知识点多,灵活性强,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作图能力和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学生难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正确作出图形找出隐含条件,进而发现并找到三者的关系是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心率的定义
                                    2、掌握求解椭圆离心率的两类常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分析基本量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归纳离心率的求解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知识点的复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椭圆的相关性质求解椭圆的离心率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求解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师生讨论
六、教学设计过程



七、备考建议
        1、利用椭圆的定义和基本量的关系求值;
        2、利用平面几何相关性质、椭圆的焦点三角形以及性质,通过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求解离心率取                                     值(范围)。
八、教学反思
        1、选题方面
        例1和练习1是同类型的题目,难度属于中档题。尤其是例1,由教材习题改编而来,让学生意识到题目所考察的知识来源仍是教材,进而重视教材,研究教材,回归教材;例2和练习2则对难度进行了提升,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同时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后拓展题目其实就是对课堂复习后的升化。
        2、教学流程掌控
        课堂预设的几道题都是小组学生讲解完成,然后学生提问点评,师生一起归纳。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引导到位,学生思路清晰,讲解清楚,前几道完成都很好。但由于对课堂意外问题设置时间不够,导致最后一题匆匆结束,因此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下次备课时应该多留一些时间来预防处理课堂的意外问题。
        3、板书方面
        本节课教师板书的内容很少,大部分都是学生讲解板书的,有些字迹较轻,书写也不太规整。要以身作则,多练习黑板字,使得板书清爽整洁,条理清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