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物化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周云
[导读] 新课标下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周云
        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   400015
        摘要:新课标下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物化能力是指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物化能力是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物化能力
一、立足于真实情境问题提升学生的物化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出在同学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书籍资料多,所以桌面杂乱无章、找东西很不方便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设计制作一个桌面小书架,将各种书本、资料、学习用品有序的整理到桌面小书架里,使我们的书桌变得清爽、整洁。基于这样的问题,学生首先要上网收集关于书架的相关信息,进行设计分析、开始制定设计方案,在制定方案时要遵循设计原则、要进行设计分析、按设计要求完成设计方案。
二、运用技术语言呈现物化对象提升学生的物化能力
        学生能通过图像表达设计构想,用技术语言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设计草图的绘制能提升学生的物化能力,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学生发挥想象、开拓思维,设计出各种新颖别致的桌面小书架,并画出效果图和加工图,部分设计图样如下:


三、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物化能力
(一)学生分小组完成桌面小书架的制作。(模型的制作)
1.制作准备
为了有效的控制制作的进展,安全更有效地制作出高质量的模型或原型,需要制定制作实施计划。①根据设计方案列出所需的材料明细表,确定采用自制加工还是购买标准件。确定制作所用零件、应采用的加工工艺和工具。②要注意区分每一阶段制作工艺的先后顺序,充分估计,制作各阶段所需的时间与人力。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时间,计划好人员的分工与职责。
2.零件加工
材料在进行加工前,需要按照材料明细表中的零件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仔细画线,然后使用上工具进行加工。学生根据设计图的设计尺寸,在板材上画线。画线时要利用角尺以一条平直的边为基准,将垂直线、平行线画准确。划线的时候要注意每条线都要单一而清晰,免得在切削的时候出现混淆,以便于切削。如果只需要制作一个小零件,则无需使用新的完好材料,可以用使用过的边角废料制作就可以了,注意就料、节省。
        3.表面涂饰。
表面涂饰是产品制作的重要工序,它除了起保护材料的作用外还使产品的外
形更为美观。零件装配完可以用电镀、上漆、覆膜、贴皮等方式将做好的桌面小书架进行保护性和装饰性的处理,让桌面小书架既美观又耐用。
(二)测试
        1.测试方法和步骤:
        (1)测试方法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人工评审设计文档,借以发现其中的错误。作为研发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评审经常作为具体实施前的检查手段,其目的是保证设计的正确性,减少设计风险,尽早发现设计的缺陷。
        动态测试:让被测试产品有控制的运行,并从多角度观察运行时的情况,以发现其中的错误。
        (2)测试步骤
        ①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测试内容,包括产品功能和指标。
        ②制定测试的方法,准备好各项测试需要使用的工具、仪器设备。
        ③测试并记录结果。
(三)作品优化
        1.稳定性及强度。
     经过测试,如果桌面小书架的牢固程度不够,在优化的时候可以加厚承重材料的厚度,以此来增加桌面小书架的牢固程度。如果是桌面小书架的尺寸不对,则可以将多余的部分去除,或者是重新规划桌面小书架的内部置物结构,改变放置方式。
        2.如果存在安全性问题,则需要及时借助加工工具进行清除,排除隐患,比如用砂纸打磨得更加光滑,用切割工具将尖锐的角去除,或者换用其他连接方式等等,以确保桌面小书架的安全性。
        3.如果桌面小书架的美观性不够,我们可以对桌面小书架进行装饰性处理,可以用废旧材料做一点不影响桌面小书架功能实现的小装饰品拼接在桌面小书架上,也可以进行上漆、覆膜或贴皮处理等,不仅美化了桌面小书架,同时也起到保护的作用,一举两得。
        4.功能上的改进。增加书架的功能,增加一个收纳盒可以装一些杂物
        5. 视觉上的改进。可以在书架上增加色彩配置,变换书架上的文字和图案。

四、在设计的交流评价中提升学生的物化能力
   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评价是很重要也较难实施的一环,在学生的技术实践学习中,教师的有效引领和实践过程的细化、深入程度决定学生学习的收获和效果。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和设计过程的评价与感悟这一过程就是物化能力提升的过程。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小组内自评、作品展示、全班评价、师评等。
        通用技术课堂是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推动通用技术课程发展的主战场,我们应坚持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创新”中,因材施教,开拓进取,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章盛智,丛敏 开展项目实践教学还原技术课程本色[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3(6):45-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冉磊;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设计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