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王雄义
[导读] 新时期下,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要立足于学生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物理学习平台,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探究。
        王雄义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一中学  
        摘要:新时期下,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要立足于学生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物理学习平台,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探究。在实践中,高中物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灵活的应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教师独创高质量课件比较少,在实际中,有的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对多媒体课件质量不太看重,过于看重形式,将很多华丽、花哨的内容引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形式所吸引。还有的教师单纯的将多媒体看做是播放幻灯片的工具,将以往的口头讲解转变成幻灯片播放,导致课堂趣味性不强,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2. 大量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忽视学生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在物理学科,实验是最基础的内容,实验教学也是高中物理教学最为关键的部分,所以教师必须全面提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随着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广泛应用,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性也更强,即便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出来的实验虽然没有错误,也不存在操作风险,但是学生没有经过亲身动手操作,以看客的身份观看实验,对实验并没有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学生实验观察、分析、操作能力提升都有很大影响,不利于学生严谨科学思维形成。
        二、 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的策略
        (一)多媒体应用策略
        1.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物理定律、物理原理、物理定理等,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其发展与变化有本质联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构建完善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而物理规律相对比较抽象,高中生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差,在学习物理规律时会感觉十分困难,不利于学生学习。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物理规律更加形象化的呈现出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物理规律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本质。
        2.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指引学生在情境中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高效学习。具体来说,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事物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物理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物理实践应用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究,便于学生理解。


        (二)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策略,文章结合《动量守恒定律》一课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推导出来的,或者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为学生演示实验,导致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缺乏感知,不利于学生建立动量守恒观念,也不利于学生灵活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便于学生掌握其规律。
        三、课堂导入
        在进入课堂以后,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碰撞情形,如汽车碰撞发生车祸、在滑冰场上两个同学相互推拉、台球碰撞、运动员和垫子碰撞等。教师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并思考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力会变化,这能否用牛顿运动定律对其进行解释?在此环节,教师通过图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学生后续学习动量奠定基础。
        (一)引入新知
        教师将动量的概念引出,并给出动量公式、单位,指引学生可以从牛顿定律过渡到动量知识中,让学生从旧知感悟新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之前学过的动能和动量之间存在什么不同?指引学生从物体状态、公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可以在对比中更好的理解矢量标量。在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出学生例题,根据例题判断学生对动量概念的掌握程度,并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实验探究
        教师对气垫导轨的两个滑块组成的系统进行解释,引出系统动量定义。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其相应的实验图像,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验器材对系统的概念进行感知,便于学生理解系统。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三个碰撞演示实验,并让学生根据实验思考两个物体在碰撞后,每个物体的动量都会发生改变,那么运动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是否会发生改变?学生根据多媒体演示的实验,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实验现象、相关数据,从而对动量守恒定律有直观的感受。随后教师给出学生相应的例题,指引学生根据例题分析动量守恒定律。
        (三)剖析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推导动量守恒的过程进行阅读,并思考“从教材中动量守恒推导过程看,物体系统受力是以什么条件为基础?”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理论推导过程,并总结出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内容、表达式。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出学生更加深层次问题“相互作用的物体有多个,不仅仅是两个,作用前后物体的速度也不再同一条直线,但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是0,问系统动量是否守恒,为什么?”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身意见。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原来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化的呈现出来,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轻松、和谐的物理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但是在多媒体具体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引入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山钦.浅谈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3):118.
        [2] 杜昭红.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2018(36):168.
        [3] 曹伟.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8(29):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