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江苏 张家港 215611
摘 要:古语有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是个体终身都需要进行的活动,因此,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读书习惯。处于全民阅读新常态视角下,中小学应该加强图书馆建设,构建“书香校园”,保证学校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足够的图书阅读量以及服务,促进小学生在学校可以更积极、热情地展开阅读。本文针对全民阅读新常态下,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探究,并合理提出图书馆建设管理层面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全民阅读;新常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图书是中小学生认识多彩世界的重要窗口,为他们打开认识世界的图书之窗,是中小学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全面了解市场发展形势与青少年成长规律、阅读需求等,创建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与条件,提供多元化的图书种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当前一些中小学图书馆中仍然存在管理模式陈旧、缺少资金与专业人才等问题,导致图书馆服务滞后,急需要关注。因此,要加强中小学图书建设管理,实现图书馆的复兴之路,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环境与阅读服务。
1.分析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全民阅读常态化,不是要提升一个人的阅读能力,而是要提升社会整体阅读能力,这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实现“中国梦”要加强读书学习,将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因此,若想增强全民的读书意识,应该从学生层面入手,在中小学学校基础设施中,图书馆是阅读的重要场所,引导全民阅读首先应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越来越发达,信息随荣随枯,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主要存在的不足有:
第一,受图书资源与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对于读书理念与图书馆管理中存在较大差异,不仅管理制度不健全,同时图书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削弱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些图书馆中的书籍甚至陈旧不堪,多年未更换。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读屏时代的快速到来,纸质阅读方式俨然已经受到排挤,数字化阅读模式逐渐占据主流,人们更热衷于快餐阅读方式。随着电子阅读量不断增长,报纸、期刊、纸质书籍等阅读量不断下降,青少年更倾向于阅读电子产品,并且休闲娱乐时间被电子游戏所侵占。一些学校图书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甚至一些学校将图书馆作为摆设场所,图书馆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或者处于关闭管状态,学生难以进入。面对以上种种情况,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读书的阅读兴趣,加强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2.全民阅读新常态下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有效策略
2.1尊重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设中小学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在于,为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阅读服务,拓展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学生作为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对象,要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形成规律的阅读习惯。首先,图书馆应该保证学生有书读、读好书。时代不断进步,学校应该全面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与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紧跟潮流选择可以契合学生年龄特征、理解能力的好书籍,保证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考虑到中小学生年纪较小,价值观念尚未成熟,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引导。图书作为良好的载体,多读好书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塑造成熟的价值观念。若想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读书分享活动,例如,传承中华文化主题读书活动,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搭建桥梁。同时,可以与社会中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等相关组织进行合作开办活动,接受社会图书馆的馈赠,丰富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书籍。
2.2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制度
图书馆管理工作分为两部分:即管理人员与管理书籍。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图书馆占据着辅助教学地位,这便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教师评职称、绩效考核方面,缺少与任课教师同等待遇,严重打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学校要秉承着按劳分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调动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学校应该聘请一些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人员,保证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信息化水平等符合当前图书馆的基本要求。其次,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方式,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方向应逐渐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电子阅读的常态化,使纸质书籍的保护与馆藏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学校应该加强宣传纸质书籍的功能与作用,拓展图书资源,吸引学生的参与。例如,一些学校在寒暑假开展“旧书换新书”读书活动,同时在一些节假日期间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引导中小学生与家长共同到馆阅读,使阅读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享受到快乐体验。
2.3加强合作提升图书馆利用效率
一些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中缺乏利用,成为校园的点缀与摆设,一些图书馆更换图书不及时,出现无人借阅等现象。因此,应该高度提升图书馆利用率,学校应该与文化部门、纵向机关、社会图书馆、家庭等组织展开合作,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科普书籍的相关主题活动。例如学校可以举办朗读比赛、图书分享比赛等相关讲座或推广活动。与此同时,图书馆的书籍应该保持流通效率,绝对不能“只进不出”,而应该不断拓宽库存量,将优质书籍分享给不同的学生。学校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qq订阅号或者官方微博等,每日在官方平台上宣传一些读书的片段,使中小学生养成日常阅读的好习惯。
2.4加强图书馆硬件与软件建设
阅读新常态下,数字化阅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纸质阅读逐渐淡化。未成年人作为纸质书籍阅读的重要人物,学校应该加强图书馆硬件与软件建设的有效结合。全民阅读新常态下,手机阅读、电子阅读等读屏模式成为一种新热潮。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时间长,硬件设施更新滞后,虽然图书库存较多,但是与现实阅读趋势存在脱钩,一些图书馆中仍然藏有旧书等,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所以,图书馆应该开发电子阅读资源,激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建设新时代的数字图书馆,让学生可以阅读到纸质书籍,也可以获取数字信息资源。也就是说,图书馆要从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结束语:
蒲松龄尝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中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优化配置,调整图书层次,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中小学图书馆要引导青少年将阅读变成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保证青少年可以拥有开拓的精神版图,为建设书香校园,提升全民阅读品质,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伟.区域图书馆阅读推广协同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41(10):43-48.
[2]焦守田,贾俊杰.中小学图书馆(室)现状调查及对策——以沂南县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60-62.
[3]郎多闻,张蓉. 探析西部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互利多赢模式——以四川省巴中市图书馆为例[A]. 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自信 和谐 共建——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第四届(2017)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7:5.
[4]康新宇.加强业务指导,开展共享合作——论少儿馆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2017(10):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