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节福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文坊初级中学 335400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也在逐渐缩小,举目全国,山里和山外的教育资讯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即时互通。但山内少年所处的教育环境和占有的资源仍然不能与城市少年相媲美,因此,在新时代,“让更多的山里娃走出大山”依然是鹰潭市贵溪市文坊初级中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守护更多孩子的梦想也成为他们坚定不移的初心。他们用实际行动,以教育点燃了山里少年的生命之火。
——题记
贵溪市文坊初级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地处贵溪市最南边,群山环绕自然形成的优美环境塑造了她纯粹、坚韧、执着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办学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旨”“两风”“三色”“四先”“五化”,不仅让我们触摸到了山区学校教育的脉搏,亦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探索的另一面。
“一旨”目标明方向,“两风”原则稳护航
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学校的使命息息相关,如何认识自己所担负的教育使命,蔡元培先生给出了答案——“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文坊初级中学略显质朴的办学宗旨——让更多的山里娃走出大山,展现了该校对当地百姓的拳拳赤子之心,他们愿以己校之力,用教育托起山区百姓的希望,用教育成就山区孩子的未来。
除了六十几载不变的教育追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爱生、敬业、科学、创新”的教风和“尊师、乐学、善思、进取”的学风指导工作。学校要求教师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勤奋耕耘,求真务实,以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人生行动的榜样;通过开展比品德、比学习、比干劲的活动,采取以考促学的措施,让学生懂得“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的道理,让每个学生歌唱“山里娃也能成大器”,让每个学生都能“乐在学中”。
“三色”教育展风采,助力少年好成长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而青少年是学生智力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适合的教育是每所学校应该考虑的。
鉴于山区学生的实际成长环境,文坊初级中学探索出了“三色”教育模式。第一,以红色文化育人,用红色行动塑造品格。学校通过充分挖掘该镇的一些红色资源,不断加大宣传、提升其品位,并利用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开设红色文化墙等具体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先辈就是模范,英雄就在身边,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第二,从身边环境入手,感受绿色的生命悸动。学校通过确立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发环境教育课程,以探索环境教育实践模式,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着力打造绿色校园,让每一株花、每一棵树、每一个圃、每一个园、每一条路、每一片地都解读生命密码,散发绿色文化气息。让学生在切身的感受中体会环保的重要性,从而生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第三,以特色助力成长,用活动张扬个性。“天下无易事,需要细心人”,世人在行事中,大抵受两种情形之界:一种是思而难之,故不敢做;一种是轻而易之,故不屑做。所以,渴望成功者多,而结缘成功者少。文坊初级中学的非洲鼓、古筝、葫芦丝、舞蹈、美术、手工制作、书法、写作、朗诵、乒乓球、篮球、气排球、电脑制作、航模等三十二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提升自我的平台,打造出了属于文坊中学的文化品牌。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易事、小事,学校却让他们走上了全市、全省、全国大舞台。教育无小事,而要细心人,其实特色教育就在我们身边。
“四先”理念显决心,“五化”实践好校园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文坊初级中学秉承的“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心,做事先做人,爱校先爱家”四先理念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另一方面,饱含着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他们尽一个山区中学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了“设施齐全化、道路硬化、校园净化、校园绿化、布置个性化”的生活学习空间,从而使学校的追求、育人的理念、培养的措施,在这样一个充满着爱和善意的校园中不断散发出愈加坚韧和强大的力量。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每一个山里少年都有着翱翔天空的理想,而文坊初级中学就是为他们提供养分的沃土,她不仅给予了学生们探寻世界的智慧之光,也用实际行动换来的成绩和荣誉为自己的使命不断加冕。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熠熠生辉的文坊初级中学会成为明天璀璨夺目的教育之星!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普通一般课题——“三色”教育视域下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19PTYB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