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潘锦程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数学的学习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锦程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钟山镇大耀完小  广西贺州  542699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数学的学习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都是首要的,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学生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动力,这样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落实趣味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学习兴趣
        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趣味性的数学教学对于提升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趣味教学的含义和作用
        趣味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如果失去了趣味,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该有效的加入趣味化的内容。同时要把趣味作为教学的目标。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落实趣味化教学,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和乏味性,使得学生获得学习上的动力。而且趣味教学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理念,它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消除过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使得学生可以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后就是趣味性教学也具有着广泛的适用性,无论对于哪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可以借助趣味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变得更具吸引力和活力。
        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升学生兴趣的策略
        (一)借助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学习的前提。数学知识其实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其实蕴含了很多趣味性的元素。而关键是语言教师能够根据教材挖掘趣味元素,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感染学生,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如果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只知道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那么课堂中教师就成为了主宰者,学生自然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为了有效落实趣味性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趣味故事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好奇心,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数学课堂中曾经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休是大家熟悉的卡通形象,有一位将军他不相信一休非常聪明,决定考一考他,然后将军府的一个妇人对一休说昨天将军招待客人,但是客人多餐具少,所以客人除了饭碗之外,汤碗还有菜碗都只能共用。其中菜碗两个人用一个,汤碗三个人用一个,一共用了220个碗,那到底来了多少位客人呢?一休很快得出了答案。饭碗一人一个,菜碗两人一个,汤碗三人一个,也就表示饭碗每人一个,菜碗每人二分之一个,而汤碗每人三分之一个,一个人用的碗为六分之十一个,总共使用了220个碗,客人人数就是20个。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学生也能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会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理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课堂中也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开展趣味游戏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趣味性的游戏具有重要的作用。游戏能够很好的启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已经落实了很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入数学游戏可以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解决数学概念或者定理枯燥无味的情况。尤其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教师要科学使用数学游戏进行教学。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游戏内容,让学生可以真正的实践,通过实践获得学习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开展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字谜游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然后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和观察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观察表面,看许多能看到几面,思考它们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赛回答,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趣味性教学在整个数学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教师也特意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比赛,比如计算比赛,知识竞答等等,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借助动画情境落实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保证课堂的趣味性,要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具象思维构建一个桥梁,让数学课堂可以充分显示出儿童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挖掘出儿童的特质,让幼儿自己感悟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从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单纯进行教材中插图的讲解并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一些动画情境,让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儿童演示这样的一个画面:有两个小朋友分别拿着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玩具,两个小朋友都觉得自己的玩具面积更大。教师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因为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剪切和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计算的方法。借助有趣的动画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氛围,学生参与到了数学课活动中,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四)注重数学教学中内容的趣味性转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等综合性呈现出来,然后也可以搜集一些数学资源制作成课件播放给学生,把课件内容直接播放给学生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改变枯燥性,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旋转和角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时针和分针和走动的影像,让学生思考具体运动的轨迹,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动态图画让学生能够对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转换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借助现代化手段,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面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另外生动有趣的内容则需要和生活的密切融合,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熟悉感,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全面的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各项能力的提升,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打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学生才能够很好的投入到课堂当中。教师要善于探索趣味性课堂开展的具体途径,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趣味课堂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对一线的数学教师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陆金菊.加强趣味教学 启迪学生智慧[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5期.
        [2]段丽颖.趣味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3]赵光国,刘春平.趣味教学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2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