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黎明生
[导读] 为了加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我国加大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力求创新。
        黎明生
        广东省化州市丽岗镇丽岗中心小学,525125
        摘要:为了加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我国加大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力求创新。在我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使小学生成型、成才。只有先培养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小学生在群体中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素质教育。本文主要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分析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为什么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以及如何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引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漫长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要改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观念改为现代的点滴式教学观念,把学生传统的被动地学习方式转化为现代的积极主动地学习方式。有人说:“有效的数学教学不是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和同学合作交流。”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缺点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老套,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十分单调,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数学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再结合单调的教学模式,学生肯定很难学进去。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比较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讲的话,小学生也是学不进去的,这样一来,教学质量也就大打折扣了。由此看来,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达不到现代社会要求的素质教育的效果。
2.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脱节,课堂教学效率被拉低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而不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认真教而小学生没有认真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二者之间的联系脱节开来,学生接收不到教师的信息,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反馈,教学效率自然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教师能够融入学生中去,将教师与学生联系得更加紧密。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够生活化
之前有许多人在网上发言说希望把数学踢出高考,因为他们觉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没有帮助。成年人都这样说,小学生则更加感觉不到数学对生活的作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并没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因此他们也失去了好好学数学的兴致。【例如】小学里经常有一边放水一边接水让学生算什么时候能接满的题目,这样的题对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
        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自身能力
数学能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还包括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和培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有句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改革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从而建立自己的一套知识理论体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整体能力。这样方能实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
2.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完成强国梦想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教育也有了要求,从以前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成现如今想要的素质教育。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重大科技进展无不以数学息息相关。

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现如今的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小学生学好数学,就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
        三、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活动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单纯的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新的教学观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再以完成教学进度为目标,而是关注学生上课有没有听懂、这个知识点有没有学会。【例如】教师在讲题目时不用像以前一样自己在讲台上讲,而是集中众学生意见选择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选取几个做对了对应题号的同学上台讲解他们的解题思路。通过学生授课的模式来吸引台下同学的注意力,完善台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教师进行最终点评。【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安排学生两两一组,交替数数,像接龙一样从1数到30,一个人一次最多只能数两个数,哪个同学能先数到30谁就赢。甲同学数1,乙同学数2或者2、3,甲同学再接着后面的,环环相扣,谁抢到30谁就是本轮游戏的赢家。这个游戏看似随意,其实只要谁抓住3的倍数谁就赢,只要学生在数到3、6、9、12、15、18、21、24、27上停下来,他就能赢。
2.合理利用基础设施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被重视,小学课堂也用上了多媒体。几乎所有的电脑都联了网,那么这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则比以往更加精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使得小学生们更好地获得学习知识。多媒体可以展示文本、声音、图片、图像等,具有多重输出的功能。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做出生动的教学课件,则可以使他的教学过程更加立体化,可以使学生通过多媒体通俗易懂地了解到本堂课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我小学学习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我的老师是这样教的:他通过投影仪投放出长方形的形状,并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下一页的图片就是把长方形对角分离成两个长和宽,告诉我们长方形是这样的一个结构,把两个长和宽加起来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所以长方形周长的运算公式是(长*宽)*2。
3.强化实际生活联系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实际生活脱轨,导致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对生活没有用处。实际上,学好数学更能方便我们的生活。表面上数学与生活无关,其实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数学,还有人们消遣时的斗地主、打麻将等游戏都跟数学有关。所以说不是数学不够生活化,而是教学内容没有生活化。【例如】我印象较深的一道小学判断题是: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一样重。当时班上好多人都做错了,老师问及原因,他们均说铁比棉花重。后来老师根据这个对我们进行实物教学,我们把课堂移向操场,老师让两个同学捡一些石头和装一些沙子过来用袋子装起来称,各称好一千克后给学生掂量着看是否一样重,结果当然是肯定的。通过这堂课我们全班人都明白了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重量一样,它就是一样重的;并且我们还亲身体验到一千克拿在手上是什么概念。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十分有必要。在改革创新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将数学生活化等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通过游戏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最终实现素质教育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程伟书. 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6):163-163.
[2]柴江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J]. 学周刊, 2011(28):124-124.
[3]孟佩娟. 在精心中破茧 在创新中生长——金华市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3(4):59-62.
[4]陆亭.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17):31-32.
[5]赵国华.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 12(12):138-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