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凤
新疆阿克苏市枣林幼儿园 843100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同时也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幼儿园的高效性是加强幼儿园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保障了幼儿在幼儿园的舒适程度,做到让家长放心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将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融入到游戏当中,尽可能按照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实际需求设定游戏,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帮助幼儿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是针对三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实施教育的场所,幼儿园必须要保障给予孩子一定的娱乐空间,这个娱乐空间既要保障孩子的安全又要能够让幼儿的娱乐活动得到施展。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对于以后的语言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对以后的其他学科提供一些帮助,还可以培养幼儿与他人的沟通、表达能力。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前几年社会普遍对幼儿园的教育不重视,导致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幼儿园目前的语言教学活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幼儿园《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规定了各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但是很多幼儿园没有具体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语言教学进行一定的规划,教师利用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材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只会降低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导致幼儿学习语言的效率降低。其二,充分发挥幼儿在语言游戏的主体原则,在传统教学中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游戏融入到语言教学当中,让幼儿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其三,探索性原则,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引入更多的资源,给幼儿进行语言培训,帮助幼儿产生对学习语言的探索精神。
二、幼儿园游戏化语言教学活动的建构与实施
为了更好的让游戏教学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需要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建构和实施。
(一)儿歌式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仅只限于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们一句一句学说话。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提升幼儿学语言的兴趣,歌曲具有鲜明的节奏并且朗朗上口,可以让幼儿全身心的参与到语言教学活动当中,幼儿们也会愿意主动学习儿歌,并且与其他人主动的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创新了新的教学角度,完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活动更加趋向于游戏的模式,同时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可以使得幼儿运用身体动作配合语言教学,大大的调动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动脑、动手进行探索[1],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音乐活动的趣味性也能够帮助幼儿开发智力,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举行音乐化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幼儿的喜好出发,才能够更有探究性,有助于幼儿更好的融入到游戏当中。
例如,在引导幼儿在学习《丢手绢》这首歌曲时,歌词内容为“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结合这类的音乐学习,歌词简单并且朗朗上口,能够让幼儿比较容易学会,并且需要幼儿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内幼儿的人数,将小朋友们分为几个组,每组人数尽量平均。选择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伴随着歌曲进行游戏,分组主要是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在这一过程中,游戏具有比较强的开放性,通过音乐活动给幼儿创造机会,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与小组的伙伴有更深入的交流。通过类似的音乐活动不仅仅能够让上课的氛围具有逻辑性、故事性,还能具有创造性,有利于现代幼儿的音乐作品审美的提升,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小朋友们可以互相团结协作。在这样的情景音乐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更加喜欢音乐,更想要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进行沟通。
(二)趣味性语言的游戏化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帮助孩子们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幼儿园的核心教学任务,想要完善幼儿的语言体系,教师就需要创新游戏活动,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兴趣,促使幼儿展开趣味语言交流活动。
在进行语言游戏这方面,幼儿园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比赛制度[2],使得孩子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让孩子们喜欢语言游戏。在语言游戏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幼儿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完整的精细化体系给孩子们制定出更好的游戏。让孩子们自己代表一个水果,并进行呼叫水果的活动,帮助孩子们互相沟通交流,切实提高孩子们的语言素养。
(三)表演性语言活动游戏化
角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类型,幼儿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加上自己的模仿和想象,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的一种游戏,深受幼儿喜欢。小班幼儿主要以“娃娃家”为主,例如:扮演爸爸妈妈、宝贝,一起生活场景的再现;中班幼儿会扮演一些多角色、多对话的角色游戏,例如:小医院、小超市等;大班幼儿可以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表演绘本故事、寓言故事等比较复杂的有故事情节的内容。因此,根据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进行语言活动时,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出发,让幼儿进行角色表演。例如:中班的语言看图讲述《小黄狗捡钱》,幼儿通过角色表演,知道了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样说的?最后怎么样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角色对话,从每个小动物的对话中最后知道了捡到钱要怎么样做。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能了解故事内容,表演的过程中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敢于大胆的表达和表现自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要将游戏能够更好地在幼儿语言课堂的构建与设计,不能死板、不知变通的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更好的根据时代的发展改变教学方式,更好的利用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趣味性,才能够更好的建构出高效的游戏化幼儿语言课堂。
参考文献:
[1]林达斯.探究幼儿园语言活动游戏化策略[J].家长(上旬刊),2020,(10):135-136.
[2]刘云清.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