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王文娟
[导读]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获得发展的启蒙时期,应当贴近实际生活以及充满生活气息。
        王文娟
        莱芜钢铁集团金鼎实业有限公司新兴实验幼儿园 山东济南271104
        摘要: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获得发展的启蒙时期,应当贴近实际生活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实现美术教育的生活化,能将幼儿感兴趣且了解的生活事物作为教育素材,让幼儿清楚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感知美术对生活的意义,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加热爱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
        1.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幼儿阶段的教育问题。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不能与义务教育相提并论。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基础,更加注重幼儿现阶段的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虽然很多幼儿园在幼儿的教育上也在不断研究改进,融入了很多符合幼儿兴趣爱好的教育活动,但是目前幼儿园在幼儿美术教育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美术教育生活化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完善。所谓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指在美术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将幼儿生活与美术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生活化的美术教育可以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事、物融入美术教学中,对于激发幼儿在美术方面的创作灵感及创新能力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第二,幼儿的世界比较单纯,他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几乎为零,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认知身边的事物,给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幼儿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幼儿探知世界的积极性,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第四,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研究常见的事物,能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五,现阶段幼儿的年龄普遍小,很多幼儿还不具备健全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幼儿用美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第六,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也能够让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并且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奠基作用[1]。
        2.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措施
        2.1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让教学形式更加生活化
    2.1.1借助环境熏陶促进美术教学生活化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环境熏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如果能够为幼儿营造具有强烈美感的教学氛围,就会为幼儿带来一定的启发,从而丰富其审美经验,调动幼儿的创造欲望和表现力。教师应该注重营造美术教学气氛,借助图片和实物的收集和展示,应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创设充满情趣的生活化情境,从而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欢喜过大年”的美术活动时,就可以借助布置环境、展示作品等形式渲染热闹、喜庆的气氛,借助一些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如蜡染、年画、剪纸等,对走廊、教室进行布置,使幼儿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感受新年时人们相互祝福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2.1.2借助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主题活动中的生活话题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幼儿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幼儿感受生活,能够给幼儿提供感知并体验美的机会,并让幼儿借助美术的形式充分展现自我,从而带动幼儿将自身对美的感受融入美术创作中,并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我为家乡骄傲”的主题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展现与家乡文化习俗、名胜古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引导幼儿利用拓印、写生及装饰等绘画形式将家乡的风景展现出来。教师通过开展这种主题活动,不仅使幼儿能够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与绘画技巧,同时更能充分激发出幼儿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2]。
        2.2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教学活动更加生活化
        2.2.1在大自然中寻找教学素材
        大自然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能够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许多天然素材,如沙、石头、贝克、树叶及果实,等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素材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充分唤醒幼儿创作的欲望和热情。所以,教师应尽量在大自然中发掘美术素材,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让其能够感受到自然美带来的熏陶,从而为将来的创造美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笔者围绕“石头”这一素材,带领幼儿开展系列化的美术活动。首先,笔者带领幼儿参观石头展,让幼儿欣赏美丽的石头;然后,让幼儿自主搜集形状各异的石头,并通过观察这些石头对作品进行构思;最后,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用石头制作出美丽的图画。每次活动的开展,都会为幼儿带来不同的创作灵感和情感体验,最终收获的成效也十分显著。
        2.2.2在废弃物品中寻找教学素材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中搜集美术材料,并对其进行再次创造。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3]。同时,带动幼儿参与美术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美术活动“机器人大集合”,教师首先带领幼儿搜集一些被家长忽略或丢弃的纸箱、饮料瓶、包装袋等物品,其色彩、图案或者造型通常十分独恃,通过级教师。认真挑选、精心挖掘,然后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适当的变形、组合,最后让幼儿运用喷漆、绘画等方式进行美化,从而设计出形态各异、富有童趣的作品,如睡梦中的机器人、游戏中的机器人、劳动中的机器人等,这种让废弃物再次大放光彩的教学方式,将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一大亮点。而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幼儿形成对废弃物再次利用的良好习惯,更能够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幼儿园教师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素材等方面的生活化,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的创作,更好地感悟和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感悟美,进而实现幼儿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
        4.参考文献
        [1]张松琴.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09):172
        [2]孙小玉.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58
        [3]楼燕.研究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01):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