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积极性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左泽民
[导读]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使自主学习教学得到有效地开展,保障知识学习参与带动核心素养的建立。
        左泽民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沙道沟镇龙潭小学  湖北 恩施 445512)
        摘要: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使自主学习教学得到有效地开展,保障知识学习参与带动核心素养的建立。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上需要巧设情境,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以此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并让知识学习有具体的方向,解决无法做情感深入理解的难点。本文介绍了教学情境对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希望营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提高教学中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积极性

        前言:教学情境在传统教育中是课堂教学的状态,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则是帮助学生感受知识,激发兴趣,引导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来说,面对文字性的描述,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而且现在的小学语文需要开展审美阅读,这需要学生有具体地感受和认识,而不是单一下的理解认识,所以就需要发挥出语文知识的人文特征,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认识和思维状态,将其引入课堂阅读分析和实践当中,为有效教学营造教学环境。
一、教学情境对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影响
        语文课程的知识带有语言和人文的双重特征,在学习中要做人文性的理解认识,并做语言知识结构的补足。所以在生本理念的背景下,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度理解基础知识,并做审美阅读,理解文中的人文思想,有个人思想和情感上的内化。教学情境可以让这种带有情感体会的学习有外在展示的过程,保证学习理解中有个人情感认知与语文知识的对比[1]。这就让课堂学习有主动的探究意识,能够做探索性的理解和分析,积极参与到基础知识应用思考和课文的深度阅读分析当中。
二、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提高积极性的方法
        以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积极性的方法主要以有效创设情境为主,需要保证学生在情境中有真实地感受和体会。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的创设方法有教学内容、生活问题和趣味活动三种。
(一)以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以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的文字做丰富地展现出来,行程一个多感官的阅读过程,这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的激发效果较好,可以让文字阅读理解从图画和视频做起始,符合兴趣喜好,也能保证观看中的理解认识。

比如在《四季》的教学中,处于一年级的学生文字认识较为困难,而且个人生活认知也较少,课堂中就容易形成依赖性的学习理解。对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四季描写变成图片,建立绘本的形式,以此便于学生的阅读理解,通过多彩的画面也能激发学习理解的兴趣,让其参与到文字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的设计上要注意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有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将教学内容做精彩地呈现,保证对学生的吸引力,达成兴趣和理解上的引导[2]。
(二)以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带有一定的德育性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生活问题来创设情境,让生活认知与课文内容得到共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让阅读理解中有情感上的探究,能够培养审美阅读的能力。比如在《火烧云》的教学中,课堂中就询问学生见过火烧云吗?并让学生做个人记忆的描述,在课堂中形成一个观赏火烧云的情境内容,之后则提出“那你们对火烧云这一现象有什么样的认识?”让生活感受有情感上的延伸,也借此问题引出课文内容,让学生的情感体会运用到课文阅读过程中,形成审美阅读的情境。生活问题情境的构建也适用于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描述生活的经历和想法,以此形成一个丰富的素材,习作中也就能够做个性化的自我展现。
(三)以趣味活动创设情境
        趣味活动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保证所有学生的参与,可以增加学习体会,并让知识理解有一个表现的空间。趣味活动创设情境的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练习阶段,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做应用思考,可以提高深度学习的积极性[3]。比如在低年级的课堂中组织组词、造句、编故事的活动,促使学生应用知识;而在高年级则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个人情感理解在活动中做出表现,使情境带动应用思考,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结论:总而言之,情境可以让学生有真实地体会和个人理解,能够引发情感探究的意愿,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情境作用的发挥需要有效的创设,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做生动画面和视频的展现以创设情境,引导课文内容的情感体会;可以通过生活问题的互动问答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产生共鸣;可以组织趣味活动来创设情境,让语文学习带有趣味性,并做应用思考。在情境的创设中不仅要关注内容和形式,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以保证情境对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邵建林.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10):24.
[2]程君兰.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0(10):67.
[3]陈安萍.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