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李冬燕
灵武市第四小学 宁夏 银川751400
摘要:寓言故事盛行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作品体裁。寓言的篇幅较小,语言使用精炼,情节生动,多使用借喻的写作手法,生动的表达具有哲理性和深刻教育性的简单故事。寓言故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所以即使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不丰厚,也能通过寓言故事的阅读和学习,在简单精炼的故事情节中感悟出其所表达的寓意和道理,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寓言教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生阶段是小学生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良好的基础可以帮助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更加顺利。语言结构的建设与运用、思维的锻炼与提升、审美能力的增强、文化的传承与领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而寓言故事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打破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寓言教学素养
转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一直在被动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忽视自身对寓言教学素养的提升。在新的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需要对寓言教学重新定位,根据寓言故事的语言使用特征及其表现手法等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让寓言教学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对学习寓言的主观能动性,建设生动有趣的高效寓言教学课堂[1]。比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不能只让小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作者想表达的“不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的做事道理,还要帮助小学生学习故事中出现的词语,像是“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这些词充分的表达了农民的心理活动和身体状态,这是值得小学生学习的地方,其次,故事的描述篇幅短小,但是却能将故事的情节生动的刻画出来,这种精炼的写作手法也是教师需要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将寓言中值得学习的地方都对小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通过寓言学习得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另外,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寓言教学能力,让教师的教学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上,这也是教师提高寓言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正确途径,所以学校要重视对教师寓言教学素养的培训,并且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进行科学的完善,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2]。
二、指引小学生明确寓言学习的目的
小学生正在形成学习思维的初级阶段,让小学生了解寓言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明白寓言故事的学习既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也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在寓言的学习中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不仅可以帮小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更上一层楼,更重要的是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当小学生在心里对这些学习目的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小学生对寓言故事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效果,这样也可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培养语文综合素养[3]。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可以对小学生进行课前知识复习回顾,以此来了解小学生对所讲寓言故事的掌握情况,在学生表现出对寓言故事各方面认知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小学神对寓言故事学习的自信心,然后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让小学生“查漏补缺”认识到自身对寓言故事学习和理解的不足,让小学生可以有目的性的对自己学习中的短板进行弥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养成,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对教材中的寓言故事进行延伸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材是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素材,也是教师讲课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中的内容大多都是各种文学体裁中的经典,其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教材中少数的文章学习来认识某种文学体裁,了解其表达手法,写作习惯,文章结构,进而通过文章所表达的内在含义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养教育,但是教材中出现的寓言故事知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众多寓言的冰山一角,所以教师要在寓言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教材故事的延伸,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寓言故事阅读,以此来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4]。比如:教师在对《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向小学生简单讲解一下作者韩非的生平经历,然后再给小学生推荐一些韩非子所写的其他寓言故事,让小学生进行阅读,像是《老马识途》 《三人成虎》 《郑人买履》 《滥竽充数》 《螳螂捕蝉》等等,并给小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任务布置好后,教师要按时的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小学生阅读后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指导,让小学生可以更好的汲取寓言故事中精华内涵。另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适当的组织一些与阅读寓言故事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互相学习,相互交流,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小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结束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愈加重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寓言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加之其独特的写作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素材,也在新的教育时代中承担了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自身的寓言教学素养,这是进行寓言教学的前提。教师还需要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让小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走出课本对教学的限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而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艳青[1]. 浅谈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26):116-117.
[2]文志珍.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26(44):382-383.
[3]王亚妮.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3):145-146.
[4]彭地. 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11):258-258.